
湛藍的天空,令人心情愉悅。記者蘇強攝
黑龍江日報12月13日訊 每年十月中下旬秋冬季供暖開始,我省空氣質量便面臨壓力挑戰。今年省及各地環保部門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大氣監測與治理精細化水平,並采取淘汰燃煤小鍋爐、供暖鍋爐錯峰開爐、壓緊壓實秸稈禁燒責任等措施,確保百姓溫暖過冬的同時,努力提昇人民群眾美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2018年11月,我省各市(地)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96.4%,同比提高14.4個百分點;哈爾濱市達標天數比例為96.7%,同比提高23.4個百分點。
對於全省生態環境戰線工作人員來說,正是協同各部門持久的攻堅,纔使得今年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手機軟件實時數據更新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很多哈爾濱市民每早必看『黑龍江省空氣質量』APP,這是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官方發布的一款手機應用軟件。
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伍躍輝介紹:『全省13個地市實時的空氣質量指數及其變化趨勢、6項污染物濃度監測結果、全省13個地市空氣質量排名等信息,都能在該軟件上查看到。』
11月22日,有哈爾濱市民發現,位於南崗區文景街上的中國華電集團哈爾濱發電有限公司排放濃煙。隨後,省環境監察局趕赴現場檢查。經查,該企業一臺鍋爐在起爐過程中存在氮氧化物超標排放問題。次日上午,省生態環境廳相關人員約談了該企業負責人。
為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省生態環境廳啟動了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對哈爾濱、大慶、綏化開展強化督查,對其他市(地)開展重點督查、抽查。據了解,截至目前,共檢查大氣污染源企業286家,城市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區域148處,發現各類環境問題283件,責成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淘汰燃煤小鍋爐供暖鍋爐錯峰起爐
『以前我們的小鍋爐每年燒煤1400噸,但是排放不達標。煤改電後,每年可減少排放616噸二氧化碳、364噸灰渣、28噸二氧化硫。』哈爾濱龍門貴賓樓酒店負責人說。
『哈爾濱市燃煤污染對PM2.5的貢獻率能達到43.2%。』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趙學溫介紹。今年,我省開展了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行動』,啟動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及茶水爐、經營性爐灶等燃煤設施、儲糧燃煤烘乾設備淘汰工作,截至10月底,已淘汰鍋爐1466臺。
除了淘汰燃煤小鍋爐,我省在黃標車、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重點企業脫硫脫硝除塵治理等方面也有舉措,合力使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控制。
『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大氣污染物集中排放,鍋爐房實行錯峰起爐,尤其是今年嚴格以大氣擴散條件為依據,科學調控,避免同一區域同一時間多臺鍋爐同時起爐。目前看來,成效不錯。』趙學溫說。
錯峰錯時,留住藍天,離不開多部門的大力配合。省住建廳牽頭組織各地供暖鍋爐錯峰起爐,開展建築施工現場揚塵專項治理,加強對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和建築垃圾運輸活動的監管;省工信部門負責組織全省水泥行業實施錯峰生產,並將錯峰時間由原來的5個月延長至6個月,覆蓋我省大部分地市的供暖期;省公安廳嚴格落實黃標車『五限』措施,實施區域禁行,截至9月底,共淘汰黃標車8135輛、老舊車28589輛。
無人機巡查秸稈禁燒落實獎懲規定
深秋的一天,在哈爾濱市呼蘭區雙井街道光榮村玉米地旁,四架無人機同時起飛,原來,它們是在執行監控秸稈焚燒任務。
『無人機飛行速度快,監控面積大,可以做到無死角全方位監控,還能拍攝高清圖片和視頻,便於後期取證。』哈爾濱市環保局呼蘭分局副局長武宏光說。
『目前,全省一共有333個鄉鎮配備了無人機進行日常巡查。』趙學溫介紹,『此外,我們還利用衛星組對全省秸稈焚燒火點進行遙感數據監測。』
今年8月,省政府建立了以13家省直單位為成員的省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落實了各成員單位職責。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黑龍江省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工作獎懲暫行規定》,壓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主體責任。
9月,省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聯席會議印發文件,指導構建網格化監管體系,全省共建立市(地)級網格16個,縣區級網格153個,鄉鎮級網格1121個,村級網格10037個,多數市(地)實行了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共同擔任網格長的雙網格長制。
『今年供暖季初期空氣質量比較喜人。但是,近日由於氣象條件不利,加之燃煤污染增多導致空氣質量指數上昇。可以說,環境空氣質量的根本改善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務也是長期而艱巨的,我們不敢有一絲懈怠。』12日,趙學溫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下一步,我們將提高預測預報精准水平,有針對性地落實管理措施、完善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