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救虎醫療隊為東北虎進行白內障手術。王遠昌 攝

駕車馴虎。王遠昌 攝

給小虎喂奶。王遠昌攝
黑龍江日報12月18日訊 巍巍興安嶺,千裡大森林。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我省森工林區再不聞『嘿呦,挺起腰來,嘿呦,往前走了……』的林業號子,虎嘯蟲鳴中更多綠意正在這片1009.8萬公頃的土地上繁衍。
黑龍江森工重點國有林區是全國最大的國有重點林區和森林工業基地,經營總面積1009.8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強,有林地面積853.2萬公頃,佔全省的44.2%。承擔著天保工程、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轉型規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等多項重大生態工程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地位。
從1980年到1997年,森林資源危機和企業經濟危困如一場突如襲來的暴風雨,席卷了森工林區。為緩解這兩大危機,國家和龍江森工林區開始積極探索辦法,突出重圍。1998年開始,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大幅調減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采伐量,直到2014年4月1日,在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森工林區徹底封山停伐,宣告了『獨木支橕』時代的結束,開始了『多業並舉』的大膽探索。
從『砍樹人』到『種樹人』,林業人身份的轉變,為生態體系多樣化打下良好的基礎。2013年6月,樺南林業局連續出現3次野生東北虎的足跡,標志著『王者歸來』。之後,越來越多的森工所屬林業局發現了虎蹤。綠意盎然、活力四射的大森林,讓更多的野生動物從『游客』變成了『鄰居』。
森工人像保護眼晴一樣保護這片大森林,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這片大森林。森工用事實證明,停伐,不僅是將具有歷史意義的采伐工具搬進了歷史博物館,而是實實在在地『停下來、穩得住、不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