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8日訊 近段時間,黑龍江省伊春市3次出現了野生東北虎的蹤跡。10月初,伊春市朗鄉林業局轄區內發現了東北虎足跡;10月10日凌晨,一只東北虎出現在哈伊高速242公裡處鐵力段;11月18日,伊春市南岔區施業區內發現了成年雄性東北虎的足跡。這是野生東北虎在小興安嶺絕跡40年後的再次重現。
黑龍江省小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崔岩告訴記者,小興安嶺曾是野生東北虎的主要分布區,由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迫使野生東北虎向北遷移至俄羅斯境內的遠東地區。
近年來隨著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以及天保工程的實施,小興安嶺生態環境逐步恢復,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增多,吸引了東北虎回遷。我省通過對環境的長期養護,將會愈加頻繁地見到野生東北虎的身影。
而在我省森工林區,特別是全面停伐後,綏陽、穆棱、東京城等林業局施業區內,野生東北虎頻現。自2013年以來,已監測拍攝到近30起野生東北虎蹤跡影像。這說明黑龍江的林區生態環境已經能夠滿足東北虎野外生存的需要。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近年來,我省將生態保護作為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樹立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提檔昇級。截至目前,我省共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50個,保護區總面積約790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16.7%。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9個,數量列全國第一位,面積354萬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75個,面積約217萬公頃。全省范圍內基本形成類型多樣、功能比較健全、區域分布趨於合理的自然保護區體系。自然保護區的設立,為保護瀕危珍稀物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橕。通過監測,野生東北虎在我省的分布區域,已由過去的7個市縣擴大到現在的10個市縣。而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成立,則對於修復東北虎豹遷移、擴散廊道,保證未來野生種群擴散,又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