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從『冷』到『熱』 大慶冰雪旅游產業十年巨變
2018-12-20 08:51:34 來源:大慶網  作者:王玲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20日訊 冬季的大慶,銀白的冰雪之國,無比壯美,分外妖嬈。冰雪不僅把大慶冬日的景致勾勒得如詩如畫,也為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近年來,大慶加快發展冰雪旅游產業,充分釋放『白雪換白銀』的巨大潛力,使『凍人』的冰天雪地正逐漸變為金山銀山,為城市轉型注入新動能。

  溫泉與冰雪兩大冬季旅游元素強強聯合,我市冰雪經濟大熱

  『這趟旅行太值了,孩子體驗了家鄉特色的雪地溫泉,又感受了滑雪、雪上飛碟的驚險刺激,收獲非常大。』帶兒子從南京回大慶探親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們一家都生活在南京,這次是特意帶孩子回東北感受冬天的,不僅孩子玩得開心,自己也覺得特別驚喜。

  這只是我市冬季旅游市場的一個縮影。隨著消費昇級,冬天來大慶『賞冰樂雪』已然成為一種時尚,以『雪地溫泉』、『冬捕』等為代表的旅游項目已經成為我市冬季旅游活動的亮點,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也成為大慶經濟新的增長點。

  『「冷」資源正逐漸「熱」起來。』市旅游局副局長柴威說,近年來,大慶冰雪旅游市場快速壯大,將溫泉與冰雪兩大冬季旅游元素通過各類活動、賽事強強聯合,冰雪經濟大熱。

  以2018年1-2月的冰雪旅游旺季為例,我市共接待游客312.46萬人次,同比增長14%,實現旅游收入26.79億元,同比增長59%。

  今年,在我市制定的《2018年大慶市冬季旅游活動方案》中,又推出以『大慶,冰雪季C位出道』為形象,以『賞百湖冰雪,樂雪地溫泉』為主題,重點打造三大爆款活動、六大創新玩法、七個支橕板塊的冬季旅游活動,在往年冬季旅游活動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將『冰雪旅游+』做得有聲有色,並開始了由傳統的冰雪旅游,向整個冰雪經濟產業鏈進行延伸和融合。

  如今,我市冰雪旅游產業已逐漸形成集溫泉體驗、景觀欣賞、冰雪游樂、民俗表演和美食購物等多種體驗於一體的消費模式,帶動了我市旅游產業及其他行業的消費。同時,也帶動並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了農業昇級、農民增收。

  從『冷』到『熱』,大慶冰雪旅游的十年巨變

  從大慶開始策劃並推出冬季旅游算起,到現在已經十年有餘,縱觀這十餘年大慶冰雪旅游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2007年到2009年,是我市冰雪旅游的培育階段。

  2007年,市旅游協會主辦,浪淘沙溫泉度假村、星火溫泉旅游景區承辦了首屆大慶雪地溫泉節。活動不僅拉開了大慶冬季冰雪溫泉旅游的序幕,而且從舉辦之初,就堅持市場化運作,與黑龍江其他冬季旅游產品差異化發展,凸顯大慶特色,啟動了大慶以溫泉為獨特資源投資開發的熱潮。

  從2008年開始,北國溫泉休閑養生廣場、連環湖溫泉景區、歡樂谷溫泉風景區、鶴鳴湖溫泉度假村等一大批設施完備、各具特色的溫泉精品相繼落成投用,打造了大慶『北國溫泉之鄉』的城市旅游名片,使雪地溫泉品牌在區域旅游市場形成影響力,推動了市民和游客由傳統洗浴沐浴向溫泉養生消費方式轉變,具有現代意義的溫泉休閑度假產品逐步走向成熟,推進了大慶旅游產業向全季發展。

  2010年到2012年是我市冰雪旅游的發展階段。通過與黑龍江省龍廣之聲合作,我市舉辦了三屆雪地溫泉體驗之旅;依托連環湖溫泉景區、鶴鳴湖溫泉度假村和北國溫泉養生休閑廣場,設計了冬季旅游黃金線路。通過活動帶動和媒體傳播,我市旅游從原來的『四季中的一季游,一季中的周末游』轉變為『全季游、常態游』,擴大了我市旅游品牌在全省、全國的知名度。

  在2013年至2015年的提昇階段,我市旅游市場可謂百花齊放,市場化運作更加成熟,大慶『雪地溫泉』品牌效應更加凸顯,冬季旅游持續昇溫,客源結構更加豐富,形成了與龍江東部冰雪旅游相結合的旅游精品,打造了以溫泉養生、石油文化、休閑度假、民俗風情和冰雪娛樂等大慶冬季多元產品體系。溫泉旅游惠民行動,為特殊群體提供優質服務,提昇了城市自信和市民幸福指數。特別是針對俄羅斯療養市場持續地推介、營銷,2015年實現了真正合作。除黑河市外,我市還加強與哈爾濱、綏芬河、滿州裡等口岸城市旅游同行聯系,擴大療養產品的影響,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自2016年開始,我市冬季旅游市場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雪地溫泉節的全部活動,采取了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旅游企業成為活動組織的主體、創意的主體、推廣的主體和受益的主體,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產品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更加多樣。

  2018年的冬季旅游活動方案更是亮點頻現,三大爆款活動、六大創新玩法、七個支橕板塊,這個冬天過後,大慶冰雪季的C位形象將深入人心。『百湖、冰雪、溫泉是我市冬季主要資源,通過依托豐富的冰雪旅游資源和突出的城市區位優勢,打造與哈爾濱冰雪「冷資源」強互動的溫泉「熱經濟」,同時,推動文體旅、商學研、休閑養生、美食娛樂多業交融,豐富了旅游產品的內容和形式,提高了我市冬季旅游產品層次和品質,更是我市推進全域旅游的重要體現。』市旅游局副局長柴威說。

  從下面的數字中能清晰地看到大慶旅游業發展的巨變。從2007年到2017年,大慶旅游的年接待人次從620萬發展到1865萬,年旅游收入更是從13.4億元發展到142.5億元,而且還在保持平穩上昇。

  近三年的冬季旅游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以冬季旅游最火的1月份為例,2016年到2018年,這三年每年1月份我市接待的旅游人次分別為85.11萬人次、98.38萬人次和136.31萬人次,當月的旅游收入分別為3.08億元、4.04億元和12.57億元,增勢明顯,尤其是2018年,旅游收入同比增幅高達211%,這也說明游客在我市的消費增加了。

  柴威說,冰雪旅游為旅游景區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打破了此前每年只有5月中旬到國慶前夕是旺季的局限,形成了冬夏兩個熱銷期,旺季從以前的4個半月變成了7個月,為企業節省了更多運行成本,增加了收入,更為旅游產業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能。

  探索創新,『冰雪+』釋放更大吸引力

  大慶冰雪經濟能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績單,與我市各級旅游部門及旅游企業的探索和創新分不開。

  據了解,我市冰雪旅游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形成了以溫泉為核心的發展態勢。如何使我市的冬季旅游產品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在周邊城市開始陸續出現溫泉景區,旅游市場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我市著力打造『雪地溫泉+冰雪』的雙核心態勢,並在『賞冰樂雪』的環節中納入現代時尚和科技元素,像大慶市職工冰雪樂園的時空隧道、夢幻森林等景觀,就非常吸引人。

  而將冰雪旅游與賽事相結合,更是吸引了眾多參賽選手和游客來觀戰,並體驗了我市的溫泉和冰雪產品。

  在營銷方式上,除了每年數次的推介會外,我市還將旅游與互聯網充分互動,通過網易、微博、抖音等平臺的宣傳,讓更多人通過互聯網了解到大慶的旅游資源。

  作為『獨具寒地特色中國溫泉之鄉』的林甸,更是在規劃縣域旅游產品、壯大產業規模、豐富旅游產品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以豐富林甸冬季旅游產品為例,該縣立足文旅融合,通過舉辦俄羅斯游客過大年、冬網捕魚、雪地爬犁、冰雪卡丁車、穢秣美食節等節事活動,豐富了文化旅游內容。

  與此同時,還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打造了歡樂谷休閑娛樂,飛瀧四季和北國溫泉健康養生,鶴鳴湖、鶴之海濕地觀光等特色主題景區,逐步形成了『溫泉+養生』、『溫泉+濕地』、『溫泉+娛樂』、『溫泉+對俄療養』旅游產品體系。

  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冬天的旅游市場也是一片紅火,從2010年策劃並舉辦第一季冰雪溫泉狂歡季以來,經過近年來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冬季旅游體系,旅游與節慶、賽事、體育也開始進行深度融合。

  『今年我縣的冬季旅游市場將更加火熱,我們將以往僅有的每年一場的連環湖漁獵文化節冬捕啟動儀式,擴展到全縣,儀式結束後,將聯合全縣從南到北的漁場,開展周周捕魚活動,將冬捕持續到春節前。』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旅游局局長吉寶亭說,如今,全縣著力將傳統的雪地溫泉與多種形式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冬季旅游產品的參與性、娛樂性和體驗性。可以說,通過多年來對冬季旅游市場和產品的探索,炒火了冬夏兩季,帶火了春秋兩季。

  我市的旅游景區也在積極探索和嘗試新路子。每年的冰雪旅游旺季,鶴鳴湖濕地溫泉景區都客流不斷,因為景區的活動特別多。客人到景區泡溫泉,還能免費玩景區自建的冰雪游樂項目,滑雪圈、抽冰嘎、雪地摩托等等項目應有盡有。而景區還在每周舉辦冬捕活動,游客不僅能體驗捕魚,更能品嘗到鶴鳴湖野生湖魚的美味。『單純的泡溫泉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豐富的體驗和有趣的活動纔能更吸引人,而且我們的活動還在不斷推陳出新,以吸引更多游客。』鶴鳴湖濕地溫泉景區副總經理於飛說。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