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東北網彩信手機報,移動發KTDBW到10658333,聯通發DBWY到1065566600,電信發DBWY到 10628999。
東北網手機版 3g.dbw.cn 搜索微信號dbwhlj關注東北網
通往機場新增快速乾道,哈爾濱新區再添跨江通道,霽虹橋文物保護工程驚艷亮相,哈站立體交通疏解格局日漸凸顯……進入冬季,哈爾濱市一項項釋放發展活力、通暢民生堵點的道路交通工程相繼竣工,讓寒冬中的城市煥發出勃勃生機。
發展是第一要務,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年初伊始,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勢下彰顯責任擔當,堅持問題導向,著眼助推經濟快速發展與城市南北互動,瞄准民生痛點難點,科學謀劃道路交通工程項目。相關部門協同作戰,破解老城區地理環境復雜、施工期短等一個又一個難題,發力完善城市快速路體系、加強跨區域交通聯系,構建內外暢通的大交通格局。同時,哈市充分挖掘現有道路資源,打通斷頭路和卡脖路、暢通微循環道路,提高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疏解了一處處常年的堵點、卡點,也由此解開了百姓心中的『堵』,讓出行的通暢,變成了百姓心裡的『舒暢』。截至目前,145項工程已竣工投用,年終歲尾,曬出亮眼『成績單』。
從拉伸城市『大動脈』到疏通『小血管』,從夯實哈站樞紐密集路網體系到慢行系統打造,從城市建設科學布局到生態保護理念植入,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書寫了一張回應民生殷切期盼,支橕城市未來發展的精彩答卷。
兩條跨江乾道竣工支橕新區產業人纔集聚
今年6月哈爾濱新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的跨江發展新戰略啟動實施。1~10月,哈爾濱市34.9%的重點產業項目和38.4%的實際完成投資落在哈爾濱新區,產業集聚提速。
城市發展路網先行。為支持新區經濟發展,哈爾濱市超前謀劃,今年建成通車的濱北公鐵兩用橋、國道綏滿公路利民開發區昆明大街連接線工程,為哈爾濱新區的產業、人纔及各類要素快速集聚,提供了重要載體支橕。
11月3日,國道綏滿公路利民開發區昆明大街連接線工程正式通車。哈爾濱新區新增經過陽明灘大橋可直達松北和利民開發區的交通主乾道,為哈爾濱新區(松北區)托管利民開發區形成完整『江北一體發展區』提供快速路網交通支持。
據介紹,近年來,陽明灘大橋已成為哈爾濱市西部連接南北新老城區的一條重要過江通道,但由於陽明灘大橋向北與三環路連接後,至萬寶大道中斷,去往利民開發區、呼蘭區只能繞行松北大道和利民大道,增加了區域交通壓力。為助力新區發展,便利各類要素向新區流動,哈爾濱市組織建設了國道綏滿公路利民開發區昆明大街連接線工程。
工程通車後,經陽明灘大橋前往利民開發區僅需10分鍾。這一工程增強了松北區、呼蘭區與主城區之間的交通聯系,也成為哈市西北部綏滿公路與利民開發區昆明大街連接的重要交通乾道,以及陽明灘大橋通往哈爾濱北部區域的運輸通道,成為哈爾濱市北部由綏滿高速公路哈爾濱至大慶、哈爾濱繞城高速公路和哈大高速公路綏化至哈爾濱段所圍區域通往哈爾濱中心區域的乾線通道。
『這條路開通對我們交易中心來說,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脈,將會進一步提高輻射能力。』北海物流股份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因繞道而甚少來此的呼蘭、蘭西以及綏化等北部地區的客戶有所增加,由衷地要為政府點贊。
11月20日,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正式通車,哈爾濱東部地區與哈爾濱新區再添一條過江大通道。通往哈爾濱新區的路網體系的不斷完善,將形成引導力,將新興產業與高端人纔從擁擠的老城區引向更加開放的哈爾濱新區,進一步形成吸引外來投資者的產業生態環境,提昇城市發展競爭力。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及國道綏滿公路利民開發區昆明大街連接線工程開通後,將帶動周邊信息流、科技流、資金流往來流動,吸引人流、物流、房地產、旅游以及落戶新區的眾多產業快速集聚發展,為新區發展駛入快車道提供強力支橕。
貫通機場『大動脈』與疏通多區域微循環重塑城市形象
11月27日是城鄉路高架橋通車首日,主城區通往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的快速乾道橫空出世,不僅為機場未來擴容奠定了承載基礎,也形成一條貫通城市中西部的交通『大動脈』,提昇了區域路網貫通疏解能力,成為哈爾濱城區未來高速運轉的必要保障。
隨著哈爾濱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連創新高,通往太平國際機場的交通壓力日漸加大。省市領導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擔當,完善頂層設計。對此,哈市科學組織施工,多部門協同作戰,僅用4個半月時間,完成了全長3.8公裡的工程建設任務,滿足了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發展需要,暢通哈西群力空間聯通,也緩解了西二環以及區域道路交通擁堵。
目前,主城區西南區域的人口居住數量驟增,二環內城區與西南區域之間交通交互需求十分明顯。城鄉路高架橋通車後,實現了二環與三環間快速暢通,今後道裡、道外、公路大橋區域的車輛經二環或新陽路可快速到達群力南部、哈西、機場方向,其中由鄉裡街經高架橋駛往機場方向的車輛,將由以往的20多分鍾縮減至6分鍾左右。同時,緩解了哈西與群力中間的和諧大道、職工街、齒輪路以及即將打通的武威路、綏化路等橫向交叉城鄉路的主要道路的交通阻隔,為哈西、群力之間連通創造更多空間。
『哈西與群力間交通擁堵是由來已久的問題,城鄉路高架橋及周邊道路疏解工程完工後,擁堵問題迎刃而解,即使早晚高峰時段,依然十分通暢,解決了上下班的最大難題。』一位家住群力的居民張女士說。
今年以來,哈爾濱市多項疏解道路微循環工程同樣可圈可點。為進一步改善區域交通環境,哈市通過打通斷頭路、卡脖路等方式,暢通區域微循環工程,先後實施沿鐵路線的大方裡街延長線、三機街打通工程,有效緩解東直路、東直路等周邊區域交通壓力;實施新馬路、學興街、濱江街、民生三道街、北樹七、太平規劃路等道路建設,實現區域路網聯通,緩解區域擁堵,解決周邊小區出行難問題。這些項目的投用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環,暢通城市道路的『神經末梢』,保障城市內部各功能組團正常運行,打通城區交通『最後一公裡』,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一批涉鐵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提昇哈市疏導輻射層級
鐵路是經濟社會發展大動脈,哈爾濱作為省會城市,加快高鐵線網建設,構建東北地區鐵路中心樞紐,對全省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拉動作用。圍繞打造全省『兩小時經濟圈』,在哈大、哈齊高鐵相繼建成投用的基礎上,今年9月,哈佳高鐵正式開通,哈牡高鐵也已順利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將於年底前後正式開通,以哈爾濱為樞紐輻射全省的高鐵格局已初步形成,為環哈城市群攜手組團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兩年,哈站樞紐改造工程啟動建設。哈爾濱市圍繞『緊緊抓住發展歷史機遇,借助鐵路建設項目激活經濟網絡,助力龍江經濟再次蓄勢起航』的核心目標,今年相繼啟動哈站南廣場地下交通樞紐及地面工程、霽虹橋文物保護工程及周邊配套疏解工程、哈站區域道路微循環、哈牡客專香坊北站站前廣場及連接線道路工程、海城橋加寬及經緯街人行天橋工程等一批涉鐵重點工程,科學構建哈站區域道路微循環,提昇了省會城市疏導輻射層級,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高效快捷完成了涉鐵路網建設任務,我省兩小時城際經濟圈呼之欲出。
記者了解到,多項涉鐵工程施工中,哈爾濱市著力保障哈站區域交通,科學高效推進工程建設。他們以勇於擔當的姿態迎難而上,在保障交通不中斷的情況下,按照兩期倒邊施工的方式組織工程建設。同時,狠抓工程質量,提高施工效率,科學制定工期計劃,嚴格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安排,做到以日計劃保旬計劃、以旬計劃保月計劃、以月計劃保整體工期的保證措施。努力下好哈站改造一盤棋大局,與地鐵2號線6號線換乘站與南廣場施工交叉作業,積極破解施工爭場地、搶道路、施工順序等難題,科學計劃,按既定工期節點圓滿完成任務。
打造城市慢行系統為百姓建設生態空間
11月,中東鐵路公園二期工程提前面向市民開放,哈爾濱第一個連接江南至江北的慢行環線全面告捷。標志著從哈爾濱大劇院起,經濱水大道、松北大道、松花江公路大橋、道裡九站公園、斯大林公園、松花江濱洲鐵路橋、太陽島風景區東側、中東鐵路公園二期環至濱水大道,跨越松北區、道裡區、道外區和太陽島四個區域16.1公裡的慢行大環線打造完成。
沿著這一連接江南、江北景觀休閑游覽觀光帶的慢行系統,市民可從中東鐵路公園江南森林街步行直達太陽島、哈爾濱大劇院、虎園等哈市熱門景點,不僅極大改善原鐵路沿線周邊居民的生活、生態環境,也為周邊群眾和游人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空間。
今年,哈爾濱市在中東鐵路公園一期工程投用的基礎上,啟動建設了中東鐵路公園二期工程,該棧橋是哈市第一座專為百姓步行修建的跨江慢行橋。中東鐵路公園的建成投用,可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內涵,發揮百年濱洲鐵路橋的歷史文化功能,展示歷史名城風采和松花江黑土文化,讓市民了解中東鐵路歷史,啟發群眾熱愛家鄉建設的美好願景。又可以為廣大市民提供集景觀、休閑、健身、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公益場所,滿足哈爾濱市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對改善人民生活、提昇城市品位、發展鐵路文化特色旅游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