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7日訊 近日,全省勞模和工匠人纔創新工作室命名暨優秀職工創新項目表彰獎勵大會召開,我市孫傑勞模創新工作室、毛立軍勞模創新工作室、叢軍勞模創新工作室被評為『黑龍江省勞模和工匠人纔創新工作室』,畢岩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李澤宇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項目獲得優秀職工創新項目三等獎。
近年來,市總工會立足以創新引領全市經濟發展,大力開展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工作室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品牌效應、示范效應和激勵效應,有力提昇了職工的創造熱情和創新活力。目前,全市已創建各級勞模創新工作室114個,其中,省級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15個,市級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37個,縣區級(系統)62個。已創建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涵蓋石油化工、能源電力、機械制造、醫療衛生、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916項,科研創新成果543項,獲得國家科技發明專利261個,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法154個,為大慶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貢獻了力量。
據了解,市總工會將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納入重點工作,僅今年,撥付38萬元對新命名的19家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和技能培訓等活動進行專項補助,有力保障創建工作開展。
在此期間,市總工會突出技術創新,助力企業發展,引領勞模工作室主動擔當、突破生產瓶頸,打造了一批高技能勞模創新工作室。國網大慶供電公司周義民工作室力克供電行業技術難題,成功研制出多功能萬向電力測試鉗、智能防竊電裝置等多項成果,在全國電力系統得到廣泛應用,獲得各項專利46項,為企業創效1.2億元。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崔佔新工作室在S90項目昇級中創立了模具調試三步法,得到亞太和歐洲沃爾沃公司的廣泛認可和應用。幾年來,工作室實現優化S90全車外觀件匹配項11項、技術創新281項,提昇了企業核心技術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立足服務於大慶扶貧攻堅戰略,市總工會扶持成立了卓創電商扶貧勞模創新工作室,啟動了互聯網+扶貧項目,通過銷售寶項目平臺銷售貧困戶的農產品,實現了電子商務與精准扶貧對接,帶動了一大批農戶脫貧解困。項目啟動至今,已經輻射林甸、肇源、杜爾伯特、大同4個縣區,幫扶貧困村14個、貧困戶367戶、貧困人口776人。
市總工會還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組織技能培訓、技能比武、技能幫帶等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職工聚集到工作室,學習技術、切磋技藝、發明創造。全市各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培訓培養各類職工2萬多人次、幫助2000多名職工提昇了技術等級,工作室成為培養職工學習技術的課堂,科研攻關的陣地。同時,通過開展『創新杯』競賽、『五小』活動等有效載體凝聚創新合力,活動開展以來實現職工技術革新、發明創造21350頂,湧現出創新能手1800人、創新示范崗210個,有力推動了職工創新從『盆景』變『風景』、從『風景』變『風尚』,為大慶轉型發展提供技術支橕和人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