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讓古琴文化紮根龍江 李樹果:展古風古韻 傳千年琴音
2019-01-03 23:0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孟飛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讓古琴文化紮根龍江 李樹果:展古風古韻 傳千年琴音

第四屆古琴新年音樂會將於1月5日在黑龍江省圖書館舉辦

  東北網1月3日訊(孟飛雪) 黑龍江有氣勢恢宏的交響樂,也有傳承千年的古韻琴音。1月5日,第四屆古琴新年音樂會將在黑龍江省圖書館舉辦,《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經典曲目將被一一彈奏。作為本次音樂會的策劃人,80後的年輕琴人李樹果引起記者的注意。身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黑龍江省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哈爾濱市古琴研究會會長的他,憑借十餘年的努力,讓古琴文化在龍江繁榮發展,用百餘場古琴雅集、音樂會,讓龍江市民感受到古琴的魅力。或許在別人眼裡,這些工作是辛苦而繁雜的,需要耗費個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但對於他來說卻樂此不疲,他說:『這是我願意用盡一生去認真做好的一件事。』

  初聽琴音即被吸引

  『坐有琴書便是仙』

  采訪李樹果時,他已經與琴相伴十餘年。很難想象,這個身高1米85,長相陽光帥氣的退伍軍人,最初是如何與古琴結緣的。『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看見古琴的場景,當琴音響起的那一刻,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油然而生,難怪文人們說,「坐有琴書便是仙」。』李樹果感慨道。2005年,退伍後去浙江旅行的李樹果在朋友張濤家第一次見到古琴,就被深深地吸引,從此把琴刻在了心裡。

李樹果教學員指法。

  之後的兩年,李樹果開始關注古琴書籍和資料,他發現琴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早已超越樂器的內涵,於是他萌生了學琴的想法。但在當時的哈爾濱,既沒有教古琴的老師,也買不到琴,最後他還是托張濤幫他聯系到一位斫琴師的電話。電話中,李樹果直言自己是初學,希望買一把合適的古琴。沒想到對方只是記下地址,就給李樹果寄來一把古琴,後來他纔知道寄琴的竟然是琴界大名鼎鼎的斫琴師裴金寶,他的『裴琴』隨便哪張都價值不斐。當年六千元的古琴,如今價值高達二三十萬,也因此,李樹果知道了琴人之間的信任與情誼是超越世俗的。

  師從川派和梅庵派

  『古琴改變了我的生活,讓我更加平和』

  一把『裴琴』帶李樹果走上學琴之路。當時東北三省只有沈陽有古琴老師,在朋友的推薦下,李樹果遇見自己的第一位老師,川派古琴大師顧梅羹先生的兒子顧澤長。在他的印象中,顧老師很隨和,總是鼓勵他。當時從沈陽到哈爾濱需要6個小時,卻擋不住他想要學琴的渴望。在頻繁的往返中、在老師的鼓勵中,李樹果掌握了《陽關三疊》《良宵引》《關山月》等古曲。

李樹果演奏古琴。

  半年之後,因為工作變動,李樹果來到安徽依然沒放棄學琴,此時他已經成了旁人眼中的琴癡,手指疊加的厚繭記錄了他的努力,他說:『古琴改變了我的生活,它讓我凝神靜氣,讓我不再浮躁而是更加平和。』在安徽,他找到第二個老師梅庵派古琴大師劉赤城。與第一位老師相比,劉赤城要更加嚴厲。師徒第一次見面,劉赤城就讓他彈奏一首最拿手的曲子聽聽,李樹果自信滿滿地彈奏了《關山月》。沒想到,劉赤城什麼也沒說也彈奏了同樣的曲子,李樹果當時就被震住了,同樣的旋律,感覺完全不一樣,『這時我纔明白流派的區別和重要性。』

  三年多的時間,李樹果學完整本《梅庵琴譜》,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系統學習並掌握該流派全部曲目的人。回到哈爾濱後,李樹果又跟沈陽音樂學院教授、我國第一個古琴專業研究生朱默涵學琴,從技法、指法、表現方式等多方面重新系統學習川派古琴藝術。2016年10月,與古琴結緣11年的李樹果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創辦琴社搭建交流平臺

  『不能讓古琴在傳承中走了樣』

  被古琴滋養的時間越長,李樹果就愈發想讓更多的人能同他一樣愛上古琴。回想起自己遠赴沈陽、安徽的求學路,更是堅定了他在黑龍江推廣發揚古琴文化的想法。於是2010年,他在香坊區一個不到30平方米的老房子裡,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龍江琴社。李樹果回憶說:『我記得朱默涵老師上課時說,傳琴要多想一想三千年前和三千年後,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它在傳承中走了樣,我希望古琴能在龍江發展繁榮。』

李樹果作古琴專題講座。

  龍江琴社從建立至今已經8年,這其間,琴社的學員增加到500多人,他們中有的在省級比賽中獲金獎,有的考取了專業音樂院校,有的成了古琴老師。

  不僅如此,李樹果還潛心收集與古琴相關的圖書與資料,目前琴社擁有古琴圖書資料700餘冊,音像制品近400種,他把這些資料都拿出來免費給大家使用。在收集琴譜資料時,李樹果無意中發現了一本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刊刻的琴譜,刊刻地點就在黑龍江。這給了李樹果莫大鼓舞:『當年很多文人墨客都來過這片土地,這裡的古琴文化絕不是一片荒蕪,只不過有很多東西我們並不知道。』

  舉辦音樂會和專題講座

  為龍江古琴文化發展出謀劃策

  古琴的琴音,對人心的教化力量,千百年來,綿綿不絕。創辦琴社之後,李樹果把目光放到大學生身上。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哈爾濱學院、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先後成立了大學古琴社團。2015年,幾家高校社團合作舉辦了『首屆哈爾濱大學生古琴音樂會』,目前已舉辦四屆。

  自古以來,以琴會友,得佳士,便是美事。李樹果也因這一把古琴,有了更多不期而遇。這些年,他盡其所能邀請國內外古琴名家來哈爾濱舉辦音樂會和專題講座。2015年,他策劃了《龍江琴韻——中國古琴新年音樂會》,是黑龍江省歷史上第一次舉辦的古琴專場音樂會。2017年,他邀請恩師朱默涵來哈爾濱,舉辦了『聖譽朝歌——朱默涵教授古琴獨奏音樂會』。2018年,作為『黑龍江之冬』國際文化藝術節演出之一,他邀請吳門琴派代表人、著名古琴演奏家及斫琴大師裴金寶和女兒裴琴子來哈爾濱,舉辦了『吳聲清婉——裴金寶、裴琴子古琴音樂會』。與此同時,他陸續邀請李孔元、李天桓、凌瑞蘭、裴金寶、朱默涵、張濤等知名琴家來哈講座。

  為推動黑龍江古琴事業的發展,李樹果付出了很多。采訪最後,李樹果告訴記者,他將繼續挖掘整理黑龍江古琴歷史文化,並對與黑龍江省有關的琴曲進行打譜。同時將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古琴傳承活動,擴大龍江琴人隊伍,指導學生嘗試打譜工作,共同挖掘和傳承古琴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