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中國一重加強自主創新 加快鍛造『大國重器』
2019-01-07 08:58:00 來源:鳳凰網  作者:吳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一重前身為第一重型機器廠,是『一五』期間建設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之一,始建於1954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乾企業之一,是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重大裝備材料研發中心。中國一重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負起了振興我國重型裝備制造業的歷史使命。

  6日,『重走振興路相約在龍江』全國網絡媒體行采訪團走進中國一重,看到『老國企』煥發『新青春』,走出了一條全面振興發展的新路子,並正在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奮勇邁進。

  牢記黨中央囑托挺起民族工業脊梁

  在建廠初期,面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中國一重便實行了邊基建、邊准備、邊生產的『三邊』方針,當工廠竣工投產後,就成功制造出了我國第一臺1150mm方坯粗軋機和第一臺125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為新中國沒有制造過成套重型機械設備的歷史劃上了句號。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一重面對訂貨不足、社會負擔重等困境,通過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采用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方式,研制了汽車鍛壓設備小松壓力機等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新產品,為企業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礎。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一重先後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相繼完成了我國首臺千噸級熱壁加氫反應器、我國首臺三代核電百萬千瓦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我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鏽鋼爐卷軋機、我國首臺斗容最大的電鏟等制造任務。

  歷經60餘載,幾經波瀾起伏,無論面臨多麼艱難困苦的條件,中國一重始終牢記黨中央囑托,始終沒有忘記發展振興我國民族工業、國防工業的初心,矢志不渝聽黨話、毫不動搖跟黨走,堅持以自主化、國產化為己任,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機械產品近400萬噸,開發研制新產品400多項,填補國內工業產品技術空白400多項,不僅帶動了我國重型機械制造水平的整體提昇,有力地支橕了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而且為我國工業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持續深化改革爭當國企改革排頭兵

  中國一重的發展壯大是改革開放40年我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生動縮影,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一系列方針政策落地見效的生動展示。從放權讓利到剝離辦社會職能,從改制分流到構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中國一重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革新,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變化與新要求,實現了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的持續增強。

  2014-2016年,中國一重連續三年虧損運行。面對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2017年公司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國企改革『1+N』文件精神,不但一舉扭轉了連續3年虧損的被動局面,而且成為了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成功樣板,走出了一條企業全面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堅持自主創新擺脫『卡脖子』之痛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一重始終將自主創新作為國家使命來完成,站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壟斷的第一線,著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切實解決我國重大技術裝備『有無』的問題。

  在核電裝備領域,中國一重承擔了國家『863』重大科研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堆容器、旋塞和堆內構件的研制任務,並先後開展了國家科技支橕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課題研究。2012年成功制造了我國第一臺三代核電百萬千瓦核反應堆壓力容器,2017年成功制造了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反應堆壓力容器,以實際行動打破了國外的封鎖,開啟了我國自主核電新時代。中國一重也成為了世界上僅有的既能提供核島一回路全部鑄鍛件,又能生產核島主設備的供應商之一。

  在石化裝備領域,中國一重先後開發出了五代熱壁加氫反應器,實現了產品從千噸級到雙千噸級的跨越,一舉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成功制造了我國首臺千噸級加氫反應器、世界最大的2400噸鎮海沸騰床渣油鍛焊加氫反應器、我國第一臺采用3Cr-1Mo-1/4V材料的熱壁加氫反應器。通過持續技術攻關,切實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加氫反應器采購價格也由當時的30萬元/噸左右降低到7萬元/噸左右。

  在高端裝備領域,中國一重自行開發研制了國內第一套大型冷連軋機組鞍鋼1780毫米冷連軋機,並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自行研制的5500毫米寬厚板粗軋機、2150毫米熱連軋機、2130毫米五機架冷連軋機、3800毫米中板軋機等上百套高端冶金裝備不僅佔領市場、替代了進口,而且為鋼鐵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新材料領域,中國一重努力掌握世界軋輥制造最前沿技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相繼研發成功Cr4、Cr5材料支承輥,並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填補了國內空白。2010年研制開發出5米特厚板軋機支承輥新材料YB-50-W,標志中國一重不僅實現了鍛造支承輥制造全系列化,而且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在此領域的壟斷,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60%。在火電、水電等一些大型鑄鍛件制造方面,中國一重已經成為國內生產300-1000MW火電機組大型鍛件能力最強的企業,並具備制造700MW水力發電站機組葉片、上冠、下環、水輪機大軸等鑄鍛件的能力。

  截至目前,中國一重已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近40項,省部科技獎項150餘項,市級科技獎項80餘項,有效專利496項,其中發明專利226項,並且在核電、石化和冶金成套裝備領域,制造能力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向『並跑』『領跑』的重大轉變。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發力——東北網2019黑龍江兩會融媒報道

【專題】重走振興路 相約在龍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