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木蘭:培育發展新動能 高質量改善民生
2019-01-10 09:15: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潘宏宇 白雲峰 王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10日訊 2018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木蘭縣委十五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2019年1月3日,木蘭縣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召開。

  會議提出:2019年,木蘭縣將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持續不斷抓投資、抓項目、抓民生,抓改革創新、抓營商環境、抓工作作風,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培育發展新動能,高質量改善民生,奮力推動木蘭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木蘭縣將繼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

  優化種植結構。以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突破口,擴大優質大豆面積達到40萬畝。推廣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力爭達到30萬畝。建設鮮食玉米『萬畝核心示范區』。加快推進林下經濟發展,計劃新增大果榛子1000畝以上,藥用靈芝10萬袋以上,擴大葡萄、五味子、林下參等單體經營規模。

  扶強龍頭企業。大力實施龍頭帶動工程,發揮昊偉農莊、本真農業、天兆豬業等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鏈接。組建鮮食玉米產業聯盟,籌辦鮮食玉米產業大會。加大科技興民推進力度,重點推進新品種引進繁育、新技術應用推廣及標准化、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示范基地建設,創建本土農副產品自有品牌。

  提昇設施水平。抓好農業科技示范園(帶)建設,提昇核心區建設標准,引領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在東興鎮、新民鎮實施田間道路、排水渠、機電井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完成香磨山灌區配套節水改造、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毛家振興提水灌區等項目的年度建設任務。

  引導農民增收致富。大力發展鮮食玉米、北藥、食用菌、生態養殖等特色產業,以及民宿旅游、田園綜合體等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經營性收入;鼓勵走出去,加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培訓力度,積極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提高工資性收入;持續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集體性收入。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開展『三清理一綠化』專項行動和文明村鎮創建活動。

  突出項目拉動培育發展新動能

  木蘭縣將繼續堅持項目帶動、產業拉動、基地推動,重點培育『兩大產業』,建設『兩個新區』,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聚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把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作為根本性支柱產業。大力培育鮮食玉米產業,集中建設萬畝高標准示范農田,組建鮮食玉米產業聯盟,籌辦鮮食玉米產業大會,打造和叫響『木蘭玉米』特色品牌;大力培育生豬養殖深加工產業,依托全省最大的生豬核心育種基地——天兆豬業,重點推進2400頭加系二元母豬擴繁場項目建設,大力推廣『餘氏家庭豬場』模式,不斷擴大生豬飼養量,為上馬深加工項目奠定基礎。

  建設『兩個新區』。建設東部城市新區,發展醫療文化、教育和高端服務業,改善商業和人居環境,拓展城市功能,打造高品質的城市新區;建設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堅定園區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方向,投放重點工作力量集中推進,使園區真正成為木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堅持科研創新驅動,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充分發揮『食味人生』企業孵化器功能,推動食品加工企業在園區集聚落戶發展。

  加快項目建設。落實項目謀劃儲備聯席會議制度,政府投資三年滾動儲備項目達到100個以上。推進昊偉鮮食玉米示范區、通用航空機場等重點產業項目13個,切實增強經濟穩增長的產業支橕和帶動作用。

  推進園區發展。強力推進昱昇源土工材料、龍能氣熱電聯產、寶德葉黃素等入園項目建設,促其投產達效。全面推進與哈爾濱新區合作,承接產業項目轉移。促進主食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與哈市工業研究院、綠色食品產業研究院合作,加快功能食品、保健品、五谷雜糧等綠色產品開發。推進企業孵化器建設,力爭孵化器和樓宇經濟入駐企業20家。

  全力招商引資。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招商工作機制,全面梳理土地、林業、水利等資源,重點在食品深加工、養殖業、中藥保健品、文旅康養等方面招商。繼續推進糧食深加工、倍豐胚芽米、凱潤風電、礦產綜合開發、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力爭引進投資2000萬元以上項目8個,億元以上項目2個。

  盤活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鼓勵和引導旅游特色村、生態田園、農家樂等業態發展。加快推進雞冠山抗聯遺址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工作,打造『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點圍繞三門徐旅游新村、利鮮民俗村、香磨山景區等現有資源,謀劃包裝休閑康養為一體的旅游基地。

  鞏固脫貧摘帽成果全面完成脫貧任務

  木蘭縣將繼續全面落實省市《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意見》,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按照脫貧攻堅目標和現行扶貧標准,實現全縣現有809戶1677人全部脫貧。

  全面落實保障政策。加強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落實管護責任,保證水質達到標准。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重點完成959戶低保戶、五保戶和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務。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范圍。強化義務教育入學聯控聯保和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確保應助盡助。

  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大力實施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品』,每個貧困村培育發展1個以上特色產品。加快推進天兆豬業加系二元母豬擴繁場項目建設,發揮帶貧益貧作用。借助『七彩木蘭』電商平臺,實現『一店帶一村』『一店帶多戶』。加強與倍豐金秋、昊偉農莊的合作,帶動1995戶貧困戶穩定收益。

  大力改善民生

  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木蘭縣將繼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懮,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廣大城鄉群眾。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提高參保率,消除零參保企業。推進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積極爭取資金,充分落實大病醫療救助政策。通過發放小額貸款和開發公益性崗位,增加困難家庭成員及大學生、返鄉人員就業創業機會。做好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的數據動態更新,啟動運營殘疾人托養中心。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繼續改善辦學條件,完成大貴鎮中心幼兒園校捨建設。積極爭取資金,計劃實施新民鎮中心小學教學樓建設。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撤並農村教學網點25個;深入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完成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綜合樓附屬工程建設並投入使用。充分發揮全民健身中心、田徑跑道和足球場的功能,爭取舉辦省市級體育賽事。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