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用務實擔當開啟城市功能提昇新篇章 ——盤點2018系列報道之城鄉建設篇
2019-01-16 09:11:12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王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16日訊 隆冬時節,行駛在寬闊整潔的新安街上,心也隨之寬廣了起來,仿佛能夠看到全市上下及建設單位?力同心,攻堅克難的奮斗姿態,也能夠看到新安街拓寬改造工程通車時市民們滿臉的欣喜和振奮。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這一年,牡丹江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各項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一年,江南新城區功能不斷完善,江北老城區改造提昇加快,完成市區部分道路翻建改造工程……城市建設管理水平顯著提昇。

  作為牡丹江市主乾道之一的新安街於2018年4月12日正式開工建設,10月實現全線通車。拓寬改造後的新安街總長度4.8公裡,由原來的雙向6車道拓寬為雙向8車道。為確保質量和強度,新安街路面按照高速公路標准建設,將普通路面的兩層瀝青面層昇級為三層;建成了市區雨污分流主乾線,新安街、平安街的雨水於西二條路、東四條路交叉口處由北至南分別排入月牙湖和牛角湖,排水能力邁上新臺階;按照公交走廊的建設理念對路面進行走行線路施劃,有效緩解市區交通壓力,為市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出行環境。全新的新安街將有效暢通城區東西交通,在完善城市路網、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改善人民群眾出行條件等多個方面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8年,牡丹江市開展了便民道路的整修施工,涉及東七條路沿江街至綠洲康城,西十條路平安街至寧北路等多條便民道路。施工期間,市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協調,與施工單位通力合作,千方百計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施工方克服高溫作業、降雨等不利因素,保質保量完成了建設任務。

  2018年12月25日零時,被譽為中國北疆『最具歐陸風情』,也是全省首座『精品站房』的牡丹江新站,在萬眾期待中投入使用。作為哈牡高鐵附屬工程的重要項目,牡丹江新站『內外兼修』,以全新的形象成為牡丹江城市新地標,具有黑龍江東南區域樞紐的意義,將有效提昇鐵路綜合運載條件、改善市民出行環境,為牡丹江現代化建設增添新動能,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新活力。

  公鐵聯運中心和智能公交系統加快建設,市區新增停車泊位7042個、綠地45萬平方米,新增天然氣用戶2.1萬戶,持續推進道路維養,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加快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務實擔當、共同奮斗的結果,而聚力城鄉一體化發展,重構協調發展新格局的任務更加艱巨。堅持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幸福家園,依然任重道遠。

  【數說城建】

  2018年10月,新安街拓寬改造工程全線通車,拓寬改造後的新安街工程總長度4.8公裡,由原來的雙向6車道拓寬為雙向8車道,有效改善了新安街道路交通狀況,進一步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

  多條便民道路竣工通車,為市民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出行條件。

  牡丹江新站於2016年3月31日開工建設,2018年12月6日全面竣工,新站全長173.1米、寬39.6米、主體高36米,工程建築總面積約2.9萬平方米。

  牡丹江市新增天然氣用戶2.1萬戶,確保全市居民安全用氣。

  【百姓體驗】

  牡丹江越來越有『現代范』

  『這一條條路就是修進我們百姓心中的民心路。』家住新安街附近的市民孫春英提起全新的新安街,贊不絕口,『這新安街兩側遍布大型農貿市場、商服、居民區,車流量較大,以前路面破損嚴重,司機和行人路過這裡都頭疼,現在好了,雙向8車道,特別敞亮。』而說起我們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孫春英更是有話要說,『市委市政府順應百姓的期盼,牡丹江大橋拓寬了,虹雲橋重建了,南北太平路貫通了,西十一條路拓寬了……百姓心裡都高興著呢!』

  『見過全國那麼多城市的火車站,牡丹江新站絕對是最現代化的,無論是從功能還是外觀上,都給人以震撼,不愧為全省首座「精品站房」。』市民黃誠提起牡丹江新站便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越來越完善的城市功能讓人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為牡丹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的強大動力。『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確定的「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適應「高鐵時代」深刻變化,推動城市工程昇級、生態昇級、業態昇級」,讓我們看到了城市建設更加廣闊的未來,因此也有了更強大的動力立足崗位,為建設現代化牡丹江貢獻力量。』黃誠如是說。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