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訊 『今年養大鵝賺了十多萬,一家人團團圓圓、舒舒服服過大年。』雖然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可杜爾伯特江灣鄉江灣村永豐屯養鵝大戶楊林早已備起了年貨。楊林三句話不離鵝,因為養鵝讓他嘗到了甜頭,走上了富裕路。
楊林的養鵝路並非順風順水,前些年沒少吃虧。但自從縣鄉兩級在養殖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後,老楊開始調整養殖品種,飼養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的萊茵鵝,並在縣鄉乾部的幫助下實現了訂單銷售,大鵝讓他的腰包越來越鼓。『去年的5000只萊茵鵝全部出售到了萬川禽業,純收入12萬元,今年准備再養7000只。』楊林對新一年的大鵝養殖信心滿滿。
楊林只是杜爾伯特眾多養鵝致富戶中的一個縮影。2018年,杜爾伯特通過優良品種推廣、強化技術服務、加大招商引資等舉措,加快大鵝產業發展步伐。目前,全縣大鵝飼養量已達83.3萬只,實現純收入1700萬元,超過2017年同期水平。2018年,杜爾伯特共有5511戶農戶從事大鵝養殖,現有泰康鎮金蓮鵝雛孵化合作社、他拉哈鎮淑繁孵化專業合作社、煙筒屯鎮鑫鵬禽類孵化養殖合作社3家孵化企業。
今年62歲的史淑繁是拉哈鎮的『養鵝達人』,有著30年的養殖經驗,從『小打小鬧』發展到如今飼養著30萬只三花鵝。她的淑繁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擁有大型孵化機11臺、攤床4個,年孵化能力可達35萬只。史淑繁在創建『大鵝王國』的同時,還無償幫助養殖戶解決養殖中的各類問題,並帶動2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多元。
近年來,杜爾伯特圍繞畜牧業供給側改革,全力提昇大鵝產業發展水平,加大對萊茵鵝、三花鵝等優良品種的推廣。廣泛開展大鵝技術培訓和指導,去年共培訓養殖戶代表千餘人次,極大促進了養殖的標准化、科學化水平。同時,縣畜牧局還組建了縣鵝鴨行業協會,建立了微信群,實現了養殖企業、飼料企業、廣大養殖戶之間的信息共享。如今,杜爾伯特已形成了『合作社+農戶』、『合作社+企業+農戶』、『企業+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亮點頻現的大鵝產業已成為了部分農民脫貧致富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