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六大方面細數發展碩果
2019-01-17 10:12:0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潘蕾 劉億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17日訊 因地制宜推進扶貧產業項目740個,輻射帶動5.5萬人,2018年減少貧困人口18389人;15個項目開工建設,實際利用省外資金567億元;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100%……

  去年12月26日,中共佳木斯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報告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對2018年佳木斯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進行了匯報。

  一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黑龍江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佳木斯市深入實施農業富民、工業強市、城市提檔、開放興市『四大戰略』,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乾部群眾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有力推動了振興發展。

  農業富民

  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深入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6590個,流轉土地佔集體耕地的51.7%。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面積達到890萬畝,預計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140億元。建設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17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佳木斯大米』等國家地理標志達到14個,推動農業由總量提昇向質量效益提昇轉變。以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有效改善。

  工業強市

  著力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

  堅持改造培育並重,推進各工業企業項目的簽約落地、建設和投產進程。落實降稅減費等降成本政策,全年新入規及重返規上企業可達30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7戶,實現當年倍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位居全省第4位。啟動佳木斯市工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新增省級科技創新基地12個;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90戶,爭取國家和省科技項目46項,科技創新對工業轉型昇級的支橕作用不斷增強。

  城市提檔

  著力提昇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公路、鐵路等項目建設進程有序推進,提高了全年旅客吞吐總量。商貿產業提質昇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昇。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加強,華夏東極精品線路日趨成熟,湯原百裡景觀大道、郊區達勒國家森林公園等特色產品帶動鄉村旅游蓬勃興起,『旅游+』等新業態展現廣闊前景。預計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2.5萬人次,旅游收入2250萬美元,同比增長3%;接待國內游客728萬人次,旅游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17.6%。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增強城市發展活力的重要路徑,提昇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全面推進城市提檔。

  開放興市

  著力構建開放發展嶄新格局

  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中方段工程全部完成,同江鐵路口岸和東部正式作業區已完成國家相關部委會簽,同江至俄哈巴客運線路全面開通;黑瞎子島總體規劃獲國家相關部委批復,黑瞎子島鎮正式掛牌。以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和黑瞎子島為重點,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昇開放興市水平。加快推進平臺建設,啟動綜合保稅區創建、同江和撫遠邊境經濟合作區申報、跨境經濟合作區謀劃工作。大力推進跨境產業發展,撫遠金良集團、比羅比詹今日鋼結構新廠等項目加快建設,全年新增外經貿主體69家。

  改善民生

  著力提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

  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加大民生投入,預計全市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5%。穩步推進就業創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城市公立醫院、公共機構和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貧困村衛生室達標率100%。文化惠民活動蓬勃開展,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完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整合。積極改善人居環境,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全面完成。深入推進法治佳木斯、平安佳木斯建設,加大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著力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國省交辦信訪案件辦結率100%,房地產領域信訪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檔次。

  從嚴治黨

  著力強化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做到『兩個堅決維護』,強化理論武裝和正面引導,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深入開展專項整治,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問題線索7977件,立案2201件,結案2089件,處分黨員乾部2001人,查辦涉嫌職務犯罪173人,采取留置措施109人,移送司法機關154人,政治生態持續向好。

  全會提出,佳木斯正處於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大有可為的重大機遇期,也還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和問題;新的一年,全市上下必須牢牢把握發展機遇,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奮力開創佳木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