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晨明村:小小加工廠脫貧大希望
2019-02-11 14:46:17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11日訊 『簌——簌——』金燦燦的玉米小米米查子和玉米粉落入糧食儲存槽內,堆成了小山,空氣中飄散著濃濃的玉米香味兒……

  村民們快速向機器中加入成斗的玉米粒,彎腰、收米、倒米動作一氣呵成。這標志著南岔區晨明鎮晨明村無公害玉米精加工廠正式開工投產,這是晨明村的扶貧產業項目之一,從此村裡有了自己的村企,又向脫貧致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晨明村屬於市級貧困村,有128戶、人口427人。其中,貧困戶10戶共15人,低保戶48戶63人,五保戶2戶2人。全村耕地面積1741畝,人均耕地面積3-4畝,農作物以大豆和玉米為主。

  過去,村裡產出的糧食,總是受小商小販們掌控價格,種出再好的糧食也都是草草被小商販低價收購,獲得微薄的經濟收益,日子過得艱難。

  2014年,37歲的賀春當選晨明村村書記。『當選晨明村黨支部書記,我感覺身上的擔子很重。從小我在村裡長大,受過窮、吃過苦。我最能了解大家急於擺脫貧困的心情。如今我的日子富裕了,我不能忘記鄉親們,當選村書記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一定想辦法帶大家過好日子。』

  近幾年,趕上國家扶貧好政策,晨明村搭上扶貧快速列車,發展迅速。賀春在外學習考察後提出了成立玉米種植合作社,建無公害玉米精加工廠的想法。在村裡辦企業,加工村民們自己種植的無公害糧食,實現農民糧食自產、自銷,增加農產品的效益,幫助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這一想法,得到市第22駐村扶貧工作隊的認同和支持。

  扶貧項目確定後,工作隊與南岔區、晨明鎮、以及晨明村多家幫扶單位共同謀劃,從資金籌備、選取廠房、到挑選購買設備,不遺餘力地將幫扶落到實處。晨明鎮政府免費為晨明村提供了加工廠房。晨明村的市級幫扶單位黑龍江省林業第二醫院、伊春日報社、哈爾濱銀行伊春分行、伊春市第二中學、伊春市接待辦決定以貧困戶的名義墊資幫助該村開辦玉米精加工廠。黑龍江省林業第二醫院墊資5萬元、伊春日報社墊資2萬元、哈爾濱銀行伊春分行墊資2萬元、伊春市第二中學墊資2萬元、伊春市接待辦墊資1萬元,市級幫扶單位共墊資12萬元,用於玉米精加工廠的廠房修建、機器購置等方面。

  2018年秋季,前期籌備工作完畢,修繕廠房、購買機器、收購原材料、設計產品包裝等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晨明村『兩委』在賀春的帶領下到外地考察,選購符合當地實際的設備。在多次對比、篩選後,確定了產自山東省菏澤的一臺性價比較高的雜糧脫皮機。這臺機器體積適中,可以進行多種雜糧脫皮、粉碎加工。村民常種的黃豆、玉米等農作物加工,還有其他綠豆、黑豆、水稻作物,這臺機器都可以處理,對今後廠子擴大產品經營種類有很大好處。

  2018年11月初,機器購買回來,經過工人的反復的磨合實踐,確定了每小時1400斤的工作產量。2019年1月15日,伊春市南岔區晨明興達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建在晨明村的無公害玉米精加工廠也正式投產了。投產後生產的玉米面粉、玉米米查子等玉米系列產品,已遠銷哈爾濱、廣州、深圳等地。

  晨明興達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玉米,施綠色農家肥,除草不打農藥,是產自黑土地的綠色健康食品。其中,玉米面粉和市場上銷售的普通面粉能達一樣的精細,平常不愛吃粗糧的朋友有口福了。只要平常做面食的時候適量的放一些玉米面粉,做出的面食色澤金黃、口感細膩、營養豐富。而玉米米查子也能按照大小和吃法不同精確分類,有煮粥用的大、小米查子,也有蒸米飯用的中型玉米米查子,總之你想要的規格在他們廠的產品裡都找的到。

  為了保障貧困戶的利益,村委會承諾:加工廠每年的利潤,都會給當地貧困戶分紅,讓大家共享扶貧項目成果。 賀春告訴記者,『加工廠員工正鉚足了勁兒生產,做到產銷兩旺,為今後加工廠和合作社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有了這個加工廠,貧困戶脫貧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