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新春走基層】張海林和他的羊肚菌
2019-02-12 09:16: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樹林 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2日訊 日前,記者驅車前往亞布力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寶山林場,采訪當地有名的『菌專家』張海林。推開張海林正在指導制菌的職工趙憲勤的菌房,菌種發酵的香氣夾著熱浪撲面而來。氤氳中,張海林講起了他從一線林業工人到菌類技術大拿的故事。

  年近六旬的張海林,30年前是林場一線生產能手。上世紀八十年代,面對森林資源的枯竭和林業企業的危困,為求生存,寶山林場在亞布力林業局的指導下,選擇黑木耳種植作為職工解困的出路。張海林接受林場任務,開始了黑木耳種植的探索之旅。

  憑借幾年的黑木耳種植經驗,張海林發現,外購菌種成本太高、利潤太低。此時,寶山林場再次受命張海林:『一定要搞出咱們自己的菌種。』翻閱資料、苦心研究、反復試驗,高產耳『大碗309』,『菊花309』黑木耳新品種一、二、三級菌種在寶山林場研制成功。現在,寶山林場已建成年產2000餘萬袋食用菌生產科技示范區,建起了木耳生產標准化房捨23棟、大棚150棟,佔地1300餘畝,總投資500餘萬元。

  2016年,張海林發現四川食用菌專家朱斗熙人工栽培羊肚菌成功的信息,令他豁然開朗:咱山裡也有野生羊肚菌,稀少、貴重,何不人工培育菌種,大量種植呢?寶山林場領導班子了解了張海林的想法後,全力支持:快,快去四川學習。

  一次次的學習、一遍遍的試驗,接菌、發酵、擺床、催芽、采收。終於,張海林攻克了在寒地黑土人工種植羊肚菌的道道難關,羊肚菌在寶山試種成功了。不僅如此,張海林還根據黑龍江的氣候特點、土壤條件,突破了四川羊肚菌固體菌種的形式,成功培育出了適合黑龍江森工林區各地種植的羊肚菌液體菌種。

  2017年,張海林試種的羊肚菌,每平方米產鮮菌500克,大獲成功。2018年9月,張海林又在自家地裡種了2000平方米羊肚菌,到今年5月采摘期,預計可產鮮羊肚菌1000公斤左右。

  張海林說,羊肚菌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更重要的是羊肚菌種植不需要種植基料,其菌種可以遍撒於葡萄架下、房前屋後、果園樹下以及山邊林下。秋天播種,春天采收,收獲羊肚菌後的土地上,還可以再種一茬葉菜,既不佔用林地,也不浪費土地,若有效利用好茬口,還可增加土地的產出率。

  2019年,亞布力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把寶山林場的羊肚菌種植,列為重點項目之一。寶山林場更把這一項目的推廣,列入了林場的重點工作內容,要在帶領職工群眾致富的同時,加快食用菌產業向多元化、可持續發展,把食用菌產業做大。

  因此,張海林說:『2019年,我們會很忙!』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新起點新征程——媒體新春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