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2月12日訊 孫吳縣立足綠色生態優勢,不斷提昇農業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主線,積極打造農業綠色有機發展『311』創建工程,即實現三個總體目標,實施一個建設大規劃(三年),完成一個年度目標任務。2018年,全縣試點單位建成綠色標准化種植示范基地47個40.85萬畝,獲綠色認證面積18.4萬畝、有機認證面積0.7萬畝;新申請綠色認證面積1萬畝、有機認證面積2550畝,建成省級綠色標准化養殖場3個,安格斯牛存欄達到5000多頭。全縣綠色農產品銷售收入達到4.58億元,增收達到0.35億元。畜牧業產值實現2.21億元。全市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先行縣、省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三個總體目標初見成效。
綠色創建,技術先行。為科學有效推進創建工作,孫吳縣編制了《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准則栽培模式及操作規程》《畜牧業水產業綠色有機養殖技術模式及操作》《農業綠色有機發展生產記錄手冊》《示范區創建服務指導工作手冊》,依托中國農業大學、鄭州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和黑河大豆院士工作站,采取委托研究、合作共用、聯合辦班等方式,建立完善了科技支橕體系。重點實施推廣新品種引進示范、大豆大壟密植、玉米通透密植、水稻大棚育秧以及休耕輪作和農牧循環等技術,試點單位綠色有機生產技術實現全覆蓋。通過實施開展有機肥示范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試驗,試點單位農業『三減』技術應用面積實現全覆蓋,測土配方施肥40萬畝。
突出重點,試點帶動。以打造漢麻、食品大豆、安格斯肉牛三大主導產業為重點,實施構建了大豆、水稻、玉米、小麥、雜糧雜豆、食用菌、北藥、林果等『十大功能性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完善了大豆、漢麻、水稻、玉米、林果、畜產品『六大農產品加工產業體系』。2018年,以沿江鄉為重點,整鄉開展了『1168』工程,即『一個沿黑嘉公路綠色示范帶;一個王阿木河有機示范島;林場沙棘,樺林水稻、玉米,勝利屯水稻,哈屯大豆和漢麻育種等六個綠色示范基地;天成和牛、天成黑河馬、丁子山肉牛、?旺肉牛、鑫源養豬、吉盛源蛋雞、東霍爾莫津冷水魚、禾晟三花鵝八個標准化養殖場』,打造市級農業綠色發展示范鄉。全鄉落實食品豆(含芽豆、無腥豆等)、鮮食玉米、寒地水稻、藥用漢麻等綠色有機種植12.5萬畝。同時在其他10個鄉鎮10個村、2個林場、17家合作社和企業同步開展縣級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創建試點示范工作,帶動了群眾參與意識。
品牌引領,促進發展。依托『中國大果沙棘之鄉』『中國漢麻之鄉』『中國安格斯肉牛之鄉』以及『孫吳漢麻』『孫吳大豆』獲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廣『長樂山』沙棘飲品、『國海』漢麻紡織品、北緯49『黑嫂』雜糧雜豆、宏大『笨榨豆油』、『昊北』香米、『江之稻』大米等13個系列60多個地方品牌、知名品牌。在2018年上海綠色農產品展覽展銷會上,簽訂優質食品大豆銷售協議5單3萬噸,增收金額1200萬元。支持北緯49、黑河山水、格潤生物等企業發展電商經營,搭建了『生態孫吳』電子商務平臺,截至去年11月末,線上銷售收入實現1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