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湯原縣:改革中迸發綠色活力
2019-02-13 14:30:34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潘秋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13日訊 大自然賦予湯原縣秀麗唯美的綠色山水讓這座小城的風景如詩如畫,同時也見證著湯原林權制度改革一路走來的風姿。

  幾十年來,集體林權歸屬不清、利益分配不合理、林農負擔過重、經營體制不強、產權流轉不規范等問題制約了林業發展,林業蘊藏的巨大經濟和生態效益沒有被完全發掘出來。因此,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為佳木斯市充分發揮集體林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必經之路。

  2008年,對湯原縣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湯原縣被確定為我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被評為全國林改工作百個典型縣之一。湯原縣結合本地實際,在佳木斯市率先全面鋪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經過改革後,全縣的8.87萬畝集體林地中沒有權屬爭議的7.95萬畝林地林木,全部實現了產權流轉。

  2009年,國有林權制度改革又吹響了號角。湯原縣落實了流轉地塊,使國有林地競價拍賣獲得成功。林權制度改革讓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嘗到了林權改革甜頭的職工們興奮地說:『這下再也不愁「捧著金碗要飯吃」了!』

  為了更好地落實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湯原縣引領全市走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新路,建立了縣集體林權流轉活立木交易中心,搭建了集體林權按市場規律合法流轉、有序流動的平臺。經營范圍涵蓋了森林實物量核查、資產評估、資產保險、抵押貸款、委托交易登記等8項業務。還成立了林權流轉大廳,積極協調金融機構開展林權證抵押貸款業務,緩解林農培育森林資源的資金壓力。

  在確保農民平等享有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湯原縣堅持統籌兼顧、依法辦事、分類指導的原則,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各項任務,逐步形成了集體林業的良性發展機制,基本實現了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目標。

  如今的湯原縣林業早已聲名遠播,成為了國有林區森林采伐改革試點縣、全國林改百縣試點之一、國家培育大徑材試點縣、我省第一批新林區建設試點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這裡得以延續。

  勇敢迎接挑戰的同時,湯原縣也在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方向,不遺餘力地推進生態湯原建設,實施建設智慧林業,壯大林下經濟產業。依托食用菌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菌農增收。建立林果種植基地總合作社帶動周邊林場職工種植林果發展林果產業,並成立林果種植分社,種植面積達3000畝,2018年產果實25萬公斤,銷售額達1000萬元。依據林業自然資源優勢,利用國家儲備林退耕林地間作,種植中草藥材,五味子種植面積1000畝,林藥產業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依據地域和資源優勢,梅花鹿、野豬、蜜蜂、山雞等特色林下養殖業有了較快發展。

  湯原縣通過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布局,使林下經濟產業不斷地向規模化、集約化園區方向邁進,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產業的經營模式,繪就了一幅改革發展的絢麗畫卷。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