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3日訊 一條條坑窪不平、狹窄的土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砂石路,一處處『斷頭路』『瓶頸路』被打通延伸,變得暢通無阻、視野開闊,這是去年鶴崗市實施道路建設工程帶來的變化。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科學謀劃,統籌兼顧,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市政道路建設。他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施工,堅持城市道路與小區配套道路無縫銜接,打通了南奮斗路、興南路東段2條『斷頭路』,修建了南選路、工業街、興山路、園丁街4條『破損路』,拓建了市一中正門對面的『瓶頸路』,改造了東解放路北一道街、文化路2條人行道。通過建設好這些城市輔路和街巷道路,完善了城市路網,打通了城市脈絡的最後關鍵一環,真正做到讓路於民,讓百姓出行更順暢、更舒心。
去年4月,作為施工主體的市政建設管理處施工人員就在這些『破損路』『斷頭路』『瓶頸路』上陸續施工。從那時起,在這些城市道路和街巷輔路上隨處可見攤鋪機緩緩前行,運料車往來穿梭,各種機械聲、指揮員的指揮聲不絕於耳,到處呈現緊張忙碌的施工景象。隨著半年來的持續施工,一條條寬敞整潔的配套道路逐漸出現在老百姓的視野中。園丁街位於市一中附近,是一條多年形成的破損路,行車道只有4米,汽車和行人不能同時通過,刮風天塵土飛揚,下雨天道路泥濘,道路中間還有一個深坑,給附近的居民以及市一中的學生帶來許多困擾。現如今園丁街煥然一新,行車道寬8米,人行道兩側各寬2米,瀝青混凝土路面5304平方米,人行道2572平方米,路燈13基,排水井35座,相關部門還在道路右側設置了小型公共停車場,緩解了市民的停車壓力。同時,在個別路段安裝新式護欄,極大地提高了行車安全性。市一中高二學生劉宇高興地說:『原來每每經過這條路時坑坑窪窪,稍不注意還會崴腳,下雨時更是泥濘不堪,現在道路修好了,我們上學也方便了。』
『斷頭路』是城市交通的一塊『短板』,而打通『斷頭路』是去年鶴崗市配套道路路網建設的要點。工交路車行壓力大,原本幾分鍾的路程,高峰時刻常常要花上十幾分鍾,如今起點位於昌盛廣場南側、終點位於血站後身的南奮斗路開通,緩解了工交路的車行壓力,使得路網更加織密,出行更暢通。出租車司機王廣宇師傅豎起大拇指:『原來節假日或者下雪天高峰時刻,時代廣場門口非常擁堵,現在開通了南奮斗路,對於我們廣大司機和行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根據市委、市政府對市政道路建設的部署要求,作為施工主體的市城管執法局市政建設管理處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抓施工,以確保高標准、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在抓施工質量方面,主要領導帶隊,對每道工序做到嚴格檢查驗收。該處還在安全設施配置上投入大量資金,保障了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市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影響施工的疑點難點問題,並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工程建設。作為施工主管單位的市城管綜合執法局領導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辦公,協調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不同角度對工程建設給予支持和指導。
我市道路建設發生的巨大變化,讓剛剛從福建回家過年的王偉感慨萬千:『變化可真大、真快,簡直不敢相信,路面拓寬了,街面整潔了,回到家鄉鶴崗心情也舒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