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記者 周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在安享天倫之時,他選擇篳路藍縷,助力莘莘學子圓夢。在收獲財富之際,他選擇風淡雲輕,不忘謙謙君子之風……他就是2018『感動龍江』年度人物孟新,1992年發起創辦黑龍江東方學院,歷任學院院長、黨委書記,現任學院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
1992年,進入花甲之年已經退休的教育專家孟新,找到了其他三位『老伙伴』,依靠借來的幾十萬元和租借來的校捨白手起家,創辦起黑龍江省第一所民辦普通高等學校——黑龍江東方學院。
20幾年來,孟新帶領一批離退休老黨員、老教育工作者辦學育人,這所大學先後為國家培養輸送了4萬多名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

如今,學院的幾位創辦人都已經進入耄耋之年,卻萌生了『二次創業』的想法—舉校南遷,2013年在平房區的大力支持下,一所現代化的承載東方百年大學夢想的新校區破土動工,經過兩年的奮戰,2015年哈南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結束了哈南地區沒有大學的歷史,不僅為哈南地區發展注入了智慧之源,也極大地拓寬了東方學院發展的戰略空間。25年來,孟新帶領東方人經歷了從一無所有到萬人大學,2015年位於哈南工業新城的東方學院新校區建成以後,擁有了千畝校園和33萬平方米的教學建築,圖書館已有200多萬冊藏書、實驗儀器設備價值7500多萬元、資產總值14.7億人民幣。實現了從三易校址到三次跨越式發展的奇跡。
立校為公無私奉獻的楷模
學校建設發展沒有政府的教育資金投入,也沒有企業和個人投資,完全依靠自身積累,逐步滾動發展,目前已形成14.7億元左右的教育資產。2005年,按國家法律和黑龍江省政府有關文件規定,民辦高校『可以一次性給予舉辦者相當於學校淨資產15%的獎勵,作為對舉辦者的初始出資額』。若按此規定執行,孟新同志和幾個創辦人每人大約可以取得幾千萬元人民幣的個人資產。但是他們在學校黨代表大會上鄭重宣布:『我們永遠不會謀取學校資產任何形式的個人所有』,管理上實行『親屬回避制』,而且寫進了學校章程。
不為營利堅持公益性辦學的楷模
為人民辦大學,立校為公,不以營利為目的,這是孟新同志始終如一的追求。他曾經反復強調,在東方學院工作,雖然沒有國家事業單位乾部員工的身份,但也不是受僱於私人老板的打工族,在這裡工作的每一個員工都是學校的主人。孟新同志倡議學院黨委制定了《黨員領導乾部廉政勤政『六要八不准』》,有效保證了領導乾部自律廉潔公正,吸引和凝聚了一支精乾高效、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刻苦鑽研的教職員工隊伍。
同仁辦學尊師重教的楷模
孟新同志十分注意凝聚團結和緊緊依靠廣大教職員工,尊重他們的主人公地位,發揮他們的聰明纔智,調動他們建設和改革的熱情和工作積極性。25年來,東方學院始終保持一支相對穩定、精乾高效的教職員工隊伍。東方學院十分重視培育教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用『立校為公、厚德樹人』的東方精神凝聚人心。按照黨和國家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制定了教職員工工資待遇在2010年基礎上實現翻番的規劃,近10年來多次為全體教職員工晉昇工資和上調課時酬金,增強了凝聚力,調動了積極性。
愛生如子厚德樹人的楷模
25年來,孟新同志始終踐行『一個都不能少』的社會承諾,確保每一個家庭困難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為此,學校采取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來緩解學校及家庭經濟上的壓力。號召廣大共產黨員和教職工捐資幫助困難學生繳納部分學費;允許困難學生緩交部分學費;學校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休學打工籌措學費,設立勤工助學崗位,幫助困難學生解決經濟困難;設立高額獎學金,實行學習進步獎制度,激勵家庭困難學生發奮努力,刻苦學習。25年來,共有萬餘人次獲得獎學金和學習進步獎,其中家庭困難學生佔近70%,學校總共支付獎助學金總額近兩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