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春節聚會江湖:聚出來的恩怨情仇
2019-02-17 10:53: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曉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2月17日訊  春節剛過,想必很多人都在過年期間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聚會,或是家庭聚會,或是朋友聚會,或是同學聚會。舒心的聚會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然而,也有一些聚會令人生厭,不僅感情沒聯絡好,還造成了種種不愉快。近日,生活報記者采訪了一群人,一起聊聊那些聚出來的恩怨情仇……

  恩

  抱團取暖

  空巢老人每月聚會抵抗寂寞

  穆登泰(前排左二)和弟弟妹妹。

  在哈爾濱工作的穆立薔小孫女剛出生不久,因為太忙今年過年沒回寧安老家,可78歲的父親穆登泰並不覺得寂寞,『放心吧,你叔叔、姑姑都在呢,今年過年一大家子人一起聚聚,會很熱鬧的。』

  穆立薔父親那輩有兄弟六人、姐妹兩人。大姑一家早早搬到哈爾濱生活,其他大爺、姑姑生活在寧安。大姑夫、大姑、大爺、大娘、二大爺、二大娘前些年相繼去世,現在八兄妹還剩下五兄妹,她的父親穆登泰是最年長的,最小的姑姑也66歲了,好在老人們身體還算硬朗。家裡的晚輩大多走出小城,到哈爾濱、北京等地工作,可老人們故土難離,一直留在老家。『盼兒女常回家看看,不如眼前兄弟姊妹有個照應。就像小品裡說的那樣「過去按天過,現在都論秒了」,兄弟姊妹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了,可要常聚聚,一起說說話。』穆登泰的提議得到了弟弟妹妹的支持,幾位老人輪流請客,每個月都會小聚一次。

  如今聚會增多了,老人有了盼頭,幾位舅媽還愛一起唱歌,日子快樂而充實,互相取暖,彼此感恩。一家遇到難事兒,大家幫著出主意,不但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悶情緒,對老年人的健康也十分有益。

  情

  同學聚會前『約法三章』名校生要保持低調

  2009屆興纔中學的聚會合影。

  春節期間,往往有很多同學聚會。無論是多年未見的小學同學,還是分開不久的大學同學,相聚在一起總會充滿歡樂。大家聊聊彼此的過去,回憶上學時的糗事,一起懷念逝去的青春歲月。

  今年春節,2009屆興纔中學四班的二十多名同學就聚了一次。召集人陳首旭告訴記者,同學們現在正上大三,過年了,大家都回到哈爾濱,難得聚上一次。『同學們各有各的打算,有的考研,有的忙著找工作,還有人在准備出國,以後很多人不會留在家鄉了,再聚的話可能會更難了。』陳首旭介紹說,這次是初中畢業後的第四次聚會,請來了初中的老師,來之前大家還在微信群裡『約法三章』。無論參加聚會的人現在正讀名校,還是普通打工者,或是日後多麼有錢,當了多大的官,都要保持低調。而且聚餐時不允許拼酒、勸酒,只要喝得高興就好。結賬的時候大家AA制,這樣每個人都沒有負擔。

  一位在外地讀大學的女同學說:『同學情誼十分可貴,「約法三章」能讓聚會變得輕松,這次聚會大家都挺開心的,感情也變得更深厚了。』

  怨

  朋友聚會喝大了

  大年初六送醫院搶救

  大年初七上班第一天,王先生一臉疲憊。原來初六聚會時,一個朋友喝昏迷了,被送到醫院搶救,他在醫院守到了後半夜。王先生不愛喝酒,為人穩重,屬於聚會後少數還能保持清醒的,因此每次聚會有人喝多了,都是王先生收拾殘局。

  提起聚會喝酒,楊先生也是怨聲載道,每次聚完他都會跟愛人講講這次聚會誰又喝醉了,又出了什麼洋相。有一次聚會,剛出飯店一位喝多的朋友就摔倒頭磕到臺階上,送到醫院縫了5針。還有人喜歡聚會時拼酒,『你不跟我喝是不是不給我面子……』喝多後還發酒瘋,到處亂跑、給人打電話哭訴。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一位朋友喝多後把一輛嶄新的網約車吐得一塌糊涂,楊先生先把醉酒的朋友送回家,又陪著司機去刷車,凌晨纔到家。楊先生說,朋友見面聚會喝酒是為了熱鬧,但有些人酒品不好,給朋友增加了煩惱,這樣的聚會還是少去為妙。如今,他只跟幾個關系好、酒品好的朋友出去烤個肉。

  仇

  吹噓炫耀讓親情友情變味

  『還是學生時代單純,走出校門關系就變味了。』2009年高中畢業的唐秋燕說,現在高中群裡只有幾個人說話,還有些同學悄悄退了群。兩年前,高中同學組織過一次聚會,赴約的人不少,但今年再組織,就沒人願意參加了。『最煩的就是那些炫耀的同學,能把平淡的生活,說得天花亂墜。』唐秋燕說,在同學會上,一些人就喜歡吹牛,不是住了別墅就是買了豪車,這類話題不僅不會讓大家感興趣,而且會徒增反感。

  『上次同學聚會,一位女同學剛離婚,孩子判給男方。她的情況大家都了解,是被叫來散心的。可是女同學們在一起,除了顯擺老公給買的名牌包,就是誇自家孩子多優秀,這不是往人家傷口撒鹽嘛,這樣的聚會,以後我也不參加了。』唐秋燕嘆息道。

  如果說同學聚會,還有機會推辭掉,可是家庭聚會,只能無奈地面對各種不堪。春節前,網上就有段子告誡大家:『過年聚會多,禮儀要牢記:上學的不問成績,上班的不問工資,做生意的不打聽收入,單身的不問戀愛情況,戀愛的不催婚,已婚的不催生,已生的不問二胎,尤其不要問炒股的,文明你我他,幸福中國年……』可惜家庭聚會裡,不懂分寸的親戚還是大有人在。

  『春節從我妹月薪一萬多開始,以我哥年終獎十來萬結束。親戚們真是太討厭了!』春節剛過,周女士憤憤地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周女士生活在一個大家族,大爺是退休乾部,優越感極強。春節聚會時,一見面沒說幾句話,就開始誇耀自己的兒子年終獎得了十多萬。接著詢問周女士的工資,聽說是四五千元,不屑地說:『哎呀,你這工資快跟你外甥女差不多了,人家上班這纔兩年,還有第十三個月工資呢,你們單位有沒有啊?』周女士越聽越窩火,整頓飯悶悶不樂,父母也覺得臉上無光,回到家後唉聲嘆氣。

  『小時候比成績,長大了比工資,這種春節家庭聚會也太糟心了,辛苦了一年,本想感受一下親情的溫暖,結果都快聚出仇來了,太傷感情了!唉,聚個會我都快得焦慮癥了,明年真是不想再去了!』周女士郁悶地說。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網絡中國節·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