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臺河小隊員在訓練中。

黑龍江日報2月19日訊 七臺河市弘揚『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冠軍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冰雪體育強省戰略部署,努力培育做大冰雪體育和文化旅游產業,擦亮冠軍城市名片。
七臺河市搶抓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冬奧冠軍之鄉』城市名片效應,圍繞促進冰雪體育事業和產業健康發展,實施『衝擊2022雙星閃耀』十項工程,擬投入10.8億元進一步加強訓練基地、比賽場館等『金星』項目建設,讓冰雪體育『硬』起來;進一步推進冰雪賽事、冰雪產業等『紅星』項目建設,厚植冠軍文化底蘊,讓冰雪體育『韌』起來,全力衝擊2022北京冬奧會,讓更多的七臺河冰雪健兒站在世界最高領獎臺上。
在16日舉行的七臺河衝擊2022北京冬奧會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七臺河市市長賈君介紹說,從冰上起步,以冰雪為梯,以短道速滑為代表的七臺河冰雪體育事業為七臺河精神注入了『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深刻內涵,為處在轉型振興關鍵時期的煤城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七臺河深入挖掘短道速滑冰雪體育項目優勢,積極推進冰雪體育產業與文化、教育、時尚、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打造融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及冰雪經貿開發為一體的冰雪旅游文化產業,加快形成冰雪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以此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的切入點和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帶動城市更好地轉型振興發展。
『金星工程』夯實『冬奧冠軍之鄉』硬實力
金星工程之一:打造優秀冰雪體育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體育工作者培養基地。發揮好『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纔基地』『國家短道速滑七臺河體育訓練基地』作用,廣泛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辦好短道速滑特色學校,組建高水平短道速滑運動隊,拓展優勢冰雪競技體育項目,由單一的短道速滑拓展為速度滑冰、跳臺滑雪、單板滑雪U型場地、冰球和花樣隊列滑等系列項目。成立1000萬元運動員基金,提高在訓運動員、教練員待遇標准,獲獎運動員、教練員獎勵不低於省標准,以此加強冰雪體育後備人纔培養,向國家和省輸送更多優秀冰雪體育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體育工作者,在推動七臺河市冰雪體育多元發展的同時,力爭七臺河籍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上摘金奪銀,為實現我省『三個40%』目標作出積極貢獻,貢獻率50%以上。
金星工程之二:建設一個以冠軍精神為主題的冠軍文化館。為大力弘揚城市冠軍精神和冠軍文化,聘請知名專業團隊,規劃建設了一座集參觀、教育、科普等功能為一體的冠軍精神文化館。通過收藏記錄七臺河市培養的冰雪體育運動員和工作者的成長歷程,使之成為『中國冬奧冠軍之鄉』城市名片的宣傳推介陣地、弘揚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的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冠軍文化館已建設完成,不僅填補了國家、七臺河省體育事業發展史的空白,更為培養吸引冰雪項目後備人纔,備戰2022北京冬奧會凝聚了精神動力。
金星工程之三:加快推進大型體育賽事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一是將體育中心綜合比賽館和訓練館冰場改為冰上訓練中心,滿足承辦大型冰上賽事、承接國內外冰上集訓和日常冰上訓練需求。二是擇址另建具備承辦綜合性運動會及夏季項目賽事和全民健身功能的主體育場和主體育館。三是建設集餐飲住宿、文化娛樂、會議培訓、體能訓練、運動康復為一體的運動員公寓,滿足承辦綜合性運動會及大型賽事和集訓的功能需求。
金星工程之四:建設一批冠軍文化主題景點項目。在城區中心,選址建設冠軍文化主題公園,包括短道速滑標志性建築、冠軍雕像等內容。在桃山湖和桃山湖壩下濕地公園,建設冠軍橋、冠軍灣、冠軍廣場。通過建設冠軍文化節點公園、景觀節點等設施,使冠軍文化建設與城市特色文化景觀結合起來、與文化旅游建設結合起來,打造冠軍主題精品路線,彰顯冠軍城市文化獨特個性,增強全市人民冠軍文化自信,豐富文化旅游節點,擴大七臺河特色城市文化的影響力。
金星工程之五:建設佔地2.2平方公裡冠軍灣奧體小鎮。主體項目包括奧體中心、冰雪運動培訓基地、研學中心、冰花小鎮等體育設施,其中奧體中心佔地5.8萬平方米,冰雪運動培訓基地佔地2.8萬平方米,著力打造承接國際國內冰上運動專業隊伍日常集訓、賽前集訓基地;研學中心佔地7000平方米,著力打造冰雪運動科研基地;冰花小鎮佔地6000平方米,用於對奧體中心承接的活動提供相關服務保障。
『紅星工程』提昇『世界冠軍搖籃』軟實力
紅星工程之一:打造一批獨具特色和影響力的精品賽事。采取與專業運動協會、省體育局聯辦的形式,每年舉辦中俄青少年短道速滑國際邀請賽、中俄青少年雪地足球國際邀請賽等賽事,不斷擴大規模、提昇層次,使之成為『中國冬奧冠軍之鄉』的特色品牌活動。同時,大力開展俱樂部制冰雪體育賽事活動,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冰雪賽事活動,采取企業冠名方式組建冰雪體育運動俱樂部,通過定期舉辦冰雪賽事聯賽等活動,全面調動發揮全市各行各業參加冰雪體育活動、支持冰雪體育事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紅星工程之二:以舉辦中國七臺河中俄青少年短道速滑國際邀請賽為載體,每年舉辦一次國際性的冰雪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冰雪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方面的知名專家,共話七臺河國冰雪體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未來,共謀七臺河發展冰雪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計。
紅星工程之三:培育打造一批冰雪體育文化產業和產品。依托冬奧冠軍之鄉城市名片,挖掘歷史文化元素、整合冰雪資源和七臺河市石墨烯新材料產業發展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引進一批冰刀、雪橇、冰上護具等生產加工知名企業和場館LED燈光、冰場制冷、游泳館水體制熱設施設備生產企業,進一步拓展延伸七臺河市冰上體育產業鏈條。在大型冰上歌舞劇『冰之夢』實現駐場演出基礎上,再通過拍一部電影、一部專題片、一部大型情景劇,開闢一個電視專欄,編撰一篇報告文學,拍攝系列微電影、出版系列叢書等,打造一批體現時代文化成就、代表七臺河冠軍文化形象的精品力作,進一步放大『冠軍文化精神』。
紅星工程之四:開展一系列冰雪體育冬(夏)令營活動。每年舉辦全國青少年短道速滑冬(夏)令營活動,開展『冬奧和世界冠軍領你滑』『冬奧和世界冠軍啟蒙教練教你滑』,參觀『中國冬奧冠軍之鄉』中國七臺河短道速滑冠軍館等活動,吸引全國的青少年走進『中國冬奧冠軍之鄉——七臺河』。
紅星工程之五:開展大眾上冰雪系列活動。利用『黑龍江省全民冰雪活動日』,廣泛開展大眾『賞冰樂雪』活動。積極響應『三億人上冰雪』號召,組織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舉辦全市中小學生速滑賽、『未來之星』短道速滑系列挑戰賽、『體彩杯』冬季戶外徒步大會、森林穿越等大眾系列『賞冰樂雪』賽事活動,推動全民冰雪運動的發展。
鏈接
多年來,七臺河市在短道速滑項目上先後向省、國家培養和輸送了楊揚、王濛、孫琳琳、范可新等10名冬奧和世界冠軍,獲得世界級金牌169枚,其中冬奧金牌6枚,15次打破世界紀錄,獲得國家級金牌459枚,是『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纔基地』、『國家短道速滑七臺河體育訓練基地』,被譽為『冬奧冠軍之鄉』『世界冠軍搖籃』。2017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七臺河冰雪競技體育已由單一的短道速滑項目擴展到速度滑冰、跳臺滑雪、單板滑雪、花樣隊列滑和冰球等六個大項,開創了冬季體育運動項目發展的新局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餘名七臺河籍教練員在北京、上海、香港、哈爾濱等地帶隊訓練運動員500餘名,有88名七臺河籍運動員在國家隊和省隊集訓,多名運動員在多個項目上具備衝金實力。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秦存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