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訊(記者 陳顯春)記者在2月20日召開的綏化市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8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綏化市上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都城地』建設目標定位,埋頭苦乾,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了堅實的一步。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59.6億元,同比增長4.1%。

面對2018年年初主要指標低迷的開局,綏化市委市政府強力調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一路追趕。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59.6億元,同比增長4.1%;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有增長。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23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2元。
堅持跳出綏化看綏化,在國內國際產業分工中找准發展定位,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緊扣『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油頭化尾』,加快推進『1+4+N』現代產業體系,簽約產業項目745個,總投資980.6億元。綏化市開復工投資5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225個,完成投資139.2億元,億元以上項目73個,省重點產業項目開復工率和投資完成率均居全省前3位。
2018年綏化市糧食總產達到235億斤,實現『十五連豐』。積極引導農民和其他經營主體不斷提高市場敏感度,主動調整種植結構,一些市場銷路好、有優勢的農產品得到了較快發展。蔬菜等高效作物面積增長,其中鮮食玉米產量15億穗,在全國地級市面積最大、品質最佳、品牌最響、效益最好,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中國鮮食玉米大會,被確定為全國鮮食玉米產業示范區,獲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蘭明青望海』蔬菜產業扶貧經濟帶開工超5000萬元項目20個,農民人均增收2665元,蘭西被確定為全國(蔬菜)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慶安承辦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黑龍江分會場慶祝活動,辦出了綏化特色、龍江精神、中國風采。慶安大米連續被評為中國大米十大公用區域品牌。農民和企業質量意識、標准意識、品牌意識、市場意識明顯增強。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帶基地、闖市場,大宗作物訂單達到30%,蔬菜訂單達到65%,『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被確定為『2018年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十大營銷案例』,『寒地黑土』品牌入選2018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十強,農村一二三產實現融合發展。
此外,綏化市『脫貧攻堅戰』成效顯著,5個國貧縣均已形成優勢主導產業,都有立縣支柱企業。望奎、綏棱成功摘帽,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0.94%,又有5.07萬人從貧困中走出來。明水健康扶貧工作全國領先。全市脫貧攻堅入選『大國智慧、中國樣板』脫貧攻堅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