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市啟動城鄉垃圾綜合治理專項規劃編制
2019-02-22 14:58:39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王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22日訊 記者在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了解到,我市垃圾分類治理規劃滯後,還沒形成體系完整的城鄉垃圾綜合治理專項規劃,使得垃圾分類收運方式、處置工藝和企業選址等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按照省住建廳城鄉垃圾綜合治理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要求,目前,我市已啟動城鄉垃圾綜合治理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計劃於3月30日前完成編制。屆時,將為我市垃圾總體治理階段性的目標和任務提供有效支橕。

  歷史欠賬較多綠色轉型成必然

  據市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下轄7區9縣(市)122個鄉鎮1260個村,平均日產生活垃圾近4000噸,其中城市垃圾約2527噸,農村垃圾約1400餘噸。日產餐廚垃圾約163噸,醫療廢棄物約8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約2267噸,處理率達到89.7%,除富拉爾基區外,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其中,中心城區日產生活垃圾約850噸,無害化處理率100%;餐廚垃圾近70噸,日均無害化處理50噸;醫療廢棄物約3噸全部無害化處理;年產建築垃圾10萬噸,全部運至臨時建築垃圾傾倒場存放。其他危廢垃圾、工業固廢垃圾全部運輸至位於大慶市、肇東市的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場進行集中處理。

  我市垃圾分類處理歷史欠賬較多。一是垃圾分類硬件設施不夠完善,有待進一步投入,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較低,建築垃圾處理設施還沒建成,未形成產業閉環。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不完善。農村環衛基礎設施、收運設備缺口較大,沒有形成規模配置,專業的環衛隊伍沒有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可持續性差,垃圾圍村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今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目前全市已經建設完成中心城區崔門(處理北三區、昂昂溪區、富拉爾基區五個區垃圾)、訥河市、龍江縣、富裕縣、泰來縣、依安縣、克東縣、甘南縣、拜泉縣、克山縣、碾子山區、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共12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崔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項目於201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該項目使用國家債券投資1.85億元,佔地49公頃,三個填埋區總庫容1051萬噸,日處理能力1200噸。

  由中環公司和中國一重聯合建設生活垃圾發電項目通過省發改委核准批復,已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4億元,日處理能力1200噸,今年計劃投資2億,預計2020年底建成投產。

  按照中央環保要求,拜泉縣、克山縣、碾子山區垃圾處理場和昂昂溪區、富拉爾基區中轉站已於2018年年底前全部建成。今年底,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100%。

  建築垃圾處理將邁進強制時代

  中心城區現有存量建築垃圾57萬噸,平均年產建築垃圾近10萬噸,有龍沙區小五福瑪工業園區、建華區碾北公路靠近鳳凰城、鐵鋒區向陽村3處臨時建築垃圾傾倒場,目前建築垃圾一部分通過市場化回收利用,一部分用於填平城區低窪坑帶或作為修築公路基石,剩餘部分歸集存放。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積極配合住建局、建華區推進新禹建築垃圾回收再利用項目,參與該項目的前期調研,完成中心城區建築垃圾存量統計等前期准備工作。

  年收運處置醫療廢物2900餘噸

  齊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為我市醫療垃圾處置企業,於2004年成立,市垃圾處理公司佔60%股權,大興安嶺龍達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佔40%股權,為國有資產控股的企業。處理能力為10噸/日,主要負責我市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處置工作。並覆蓋全市16個縣(市)區,與602家醫療機構簽訂了服務協議,年收運處置醫療廢物2900餘噸。

  投資1.05億元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項目已試運行

  《齊齊哈爾市市區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於2018年7月1日正式實施。我市總投資1.05億元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已進入試運行。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項目一期日處理能力100噸,配套購置了15輛餐廚垃圾收運車輛和3000個專用收集桶,於2018年9月16日與中心城區996家餐飲企業簽訂了餐廚廢棄物收運協議,平均每日收運處理餐廚垃圾50噸,計劃在今年5月末中心城區餐廚垃圾將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全覆蓋。

  已安裝使用

  農村垃圾閃蒸礦化處理器98臺

  2018年全市確定依安縣為農村垃圾治理示范縣,確定其它11個鄉鎮,36個村屯為示范鄉村,當年全市已安裝使用農村垃圾閃蒸礦化處理器98臺。其中,依安縣、泰來縣、甘南縣、梅區農村生活垃圾閃蒸礦化處理全覆蓋;訥河市、富裕縣、龍江縣采取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城鄉一體化模式;克山縣、克東縣、拜泉縣將采取城鄉一體化與閃蒸礦化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克山縣積極推進垃圾和秸稈焚燒發電項目,並覆蓋克東、拜泉兩個縣。

  2018年9月,市城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農村治髒、治亂、治差的要求,組成3個工作組對7個區11個鄉鎮108個村的農村環境治理情況進行了調查,對鄉鎮、村屯,特別是涉及旅游景點線路的各村提出治理意見和督導檢查。現108個村中有64個得到有效治理,44個村治理效果不明顯。

  嘗試垃圾分類試點定時收集處置

  我市在去年4月和10月在鐵鋒區政府第二辦公區、梅區政府辦公樓、友聯小區、鮮明村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其他垃圾三類,定時收集處置。與市供銷社等部門推進綠蔭再生物資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在小區、學校開展垃圾分類工作,2018年10月開始在中心城區120個小區和齊齊哈爾大學投放565個分類收集智能箱,對生活垃圾進行三分類收集。綠蔭公司開發手機客戶端,居民使用手機實現線上預約、線下收廢、兌現積分、統一收集運輸的收運模式,2018年日均回收垃圾1噸,企業兌現獎勵。

  確保餐廚垃圾處理不留死角和盲區

  市城管局2018年11月起陸續4次下發通知,要求縣(市)區制定餐廚廢棄物管理方案,加強宣傳,建立登記管理臺賬,並與餐飲企業簽訂承諾協議,並對全市七區九縣(市)餐飲企業逐一調查摸底,全市共有餐飲企業8323家,日產餐廚垃圾163噸,(其中:中心城區共有2964家,日產70噸,其餘縣(市)區5359家,日產93噸)。另外,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全覆蓋,已將中心城區570戶大中型餐飲企業產生的餐廚垃圾,采取收處運一體化方式,進入專業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置。剩餘餐廚垃圾,采取乾濕分離方式,轉運到衛生填埋場進行處置。同時,市城管局3個督導組不定期督導檢查,要求每周上報情況,確保餐廚垃圾管理工作不留死角和盲區。

  2020年底前完成存量生活垃圾治理

  我市各縣(市)區有待處理的存量垃圾10處,311萬噸。其中:碾子山區2.5萬噸、富拉爾基區2處214萬噸、拜泉縣3處48.5萬噸、龍江縣8萬噸、富裕縣15萬噸、克山縣3.6萬噸、甘南縣20萬噸,計劃采取生物降解的方式於2020年底前完成治理。

責任編輯:楊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