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3日訊(記者 姜姍姍)近日,黑龍江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2018年全省教育系統師德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結果的公示』。此次共評選師德先進個人165人,其中全省高校教師近30人。牡丹江醫學院教師王瑩入榜。

王瑩負責解剖學科研究生培養工作和解剖實驗室管理,承擔著《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斷層影像解剖學》《麻醉解剖學》《人體結構功能學》及研究生《解剖科學進展》等5門本科課程和1門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從教近二十年來甘於奉獻,努力工作,不斷進取,開拓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王瑩巧妙地在案例中融入育人環節,易於觸動學生心靈深處的善良,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他很會調動課堂氣氛,把枯燥的解剖知識與日常生活物品相聯系,使之有趣又易懂,這也是他教學的特點,用身邊經常接觸的事物作為例子,將解剖講得『出神入化』。聽他的課,學生總能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在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王瑩整體教學評價均位列前茅。

在科研工作中,王瑩自嚴自律,要求團隊成員和研究生刻苦鑽研,客觀真實。王瑩先後獲得『牡丹江市首屆創新創業之星』、『華人神經創傷學會優秀博士後獎』、『牡丹江醫學院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對學校教師、醫院醫師、研究生、本科生進行牡丹江醫學院教育理論與實踐專題系列講座暨德馨講壇等講座7次,培訓人員約2400餘人次。
一直以來,王瑩努力將《斷層影像解剖學》《系統解剖學》教學雕琢成學校的精品課程。王瑩認真鑽研,精心設計,付出巨大的艱辛和努力,制備一系列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制度、帶領教師團隊編撰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校本教材,完善解剖學省級精品課程,將解剖學案例及教學資源等課程資源網絡化,讓學生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
除傳統教學外,王瑩還積極開展理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並全程參與以器官系統為框架的《人體結構與功能學》課程改革,參與編寫校級《人體結構與功能學》系列教材,取得一系列教學成果。
王瑩積極推進解剖標本制作的工作,並承擔申請、規劃、指導人體科技館和人體數字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為人體奧秘科學館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該館的建立解決了屍體標本來源緊張,教學材料嚴重匱乏等眾多問題。為了便於學生學習斷層解剖學,減輕教師教學的負擔,提高解剖標本的制作水平,他總是帶著實驗室教師,起早貪黑,忍受人體標本內甲醛溶液的毒性傷害,埋頭苦乾,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人體標本模型。
從入職到現在,王瑩每天過得忙忙碌碌,旁人看到的則是他的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