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南300餘項服務事項『一窗通辦』
2019-02-26 09:30: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韓麗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26日訊 『2019年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視企業為發展命脈……牢固樹立「服務項目就是服務自己、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年後一上班,哈爾濱新區江南政策協同區內的企業家們就收到了一封溫暖的來信。這是一封由哈爾濱經開區、平房區發出的《致企業家及外來投資者的一封信》,信中言辭懇切,既飽含對企業家朋友來此投資興業的感激之情,亦有對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憧憬,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強大決心。

  『企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命脈,今後一個時期我們會在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同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力爭做到企業不需要時少打擾,企業需要時服務到點上,切實提昇廣大企業家和投資者的獲得感、幸福感,讓營商環境的建設成果轉化成企業發展的碩果,為完成國家賦予哈爾濱新區『三區一極』的戰略目標提供強勁支橕。』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

  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滿懷信心地說。

  以企業需求為先圍繞項目做文章

  2月12日,召開聚焦招商引資和產業項目建設的民主生活會;2月15日,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2月18日,召開重點產業項目匯報會……7天時間,連續三次密集召開研究產業項目會議,哈南對大項目落地、推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據了解,今年,哈南將緊緊圍繞食品、裝備制造、雲計算三大主導產業推進重點產業項目36個,計劃總投資138億元。綜觀這些大項目,不難看出哈經開區、平房區在謀劃項目之初就是以企業需求為先的,其中,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綠色輕量化玻璃瓶生產基地項目就是為哈南食品產業配套引進的。目前,哈南啤酒用玻璃瓶、調味品用玻璃瓶、白酒用玻璃瓶等均從外地遠途購進,該項目達產後將達到60萬噸玻璃瓶生產規模,它的落地將進一步降低哈南食品企業配套成本。 (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更值得一提的是,哈南為加速大項目落地,減輕企業在落地中的投資負擔,由政府出資新建一處佔地面積12.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的哈爾濱合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雙創基地(標准化廠房項目),包括單層、多層廠房及附屬配套用房,為大項目落地使用。同時續建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的大數據產業園項目,而它的投用也將進一步提昇哈南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

  『一門式』改革提昇為企服務效能

  哈爾濱鐵路機務段工貿公司是平房區的一家全民所有制企業,日前,其工作人員到哈經開區、平房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廢業,按照規定應經主管單位批准後纔能辦理,但由於其主管單位經歷了數次改革、改制已經廢業,無法在哈爾濱鐵路機務段工貿公司廢業文件上蓋章。

  針對此問題,哈經開區、平房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多次幫助哈爾濱鐵路機務段工貿公司工作人員尋找解決辦法,在辦理過程中綜合窗口人員多次延時服務,將『不能辦』的強硬作風轉變為『怎麼能辦』,在前臺綜合服務窗口與後臺市場監督管理局工商登記科審批崗的指導下將問題分解,最終成功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幫助哈爾濱鐵路機務段工貿公司正常銷戶。

  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正緣於綜合窗口在商事登記中實行『服務前置、代辦內置』的服務模式,所有申報材料『由綜合受理窗口的工作人員幫助准備』,申辦人員『不用准備申報材料、不用了解辦事流程、不用支付任何費用』,股東或經辦人僅需帶身份證和企業住所材料,在申報材料上簽字即可辦理,做到了『三個不用一個幫』。減少了因申辦人員提交材料不符合要求反復修改的次數,減少了企業和群眾的往返次數,提高了窗口的服務效率和群眾的滿意度。據了解,2018年,哈經開區、平房區通過學習借鑒深圳、杭州、佛山等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創新推出了『一門式』改革舉措,通過開展『一窗通辦』、『多門』變『一門』、『服務前置、代辦內置』等服務模式,積極推行以『受審分離』為核心的政務服務綜合改革,實現了綜合窗口接件、部門後臺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政務服務模式。目前,哈經開區、平房區政務服務中心共有300多項事項實現了『一窗通辦』。

  建設城市大腦做好服務要素保障

  企業發展需要什麼?除了資金的落實、人纔的對接、市場的開拓以及不斷簡化對企行政審批流程外,哈經開區、平房區又將關注點落到了企業發展的成長環境上。企業停水、斷電能否在第一時間解決,影響企業物流運輸的交通狀況是否得到有效緩解?這些都是企業日常發展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能否做到精准決策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與經營。

  『我們中心有一張以二三維結合實景呈現的全區域地圖,上面標注著每一個企業、每一個部門以及每一個小區的動態實時信息,企業的用地情況,反映的訴求,城區交通情況如何,在這裡一目了然。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對企業訴求的匯總與分析,及時調整產業政策,第一時間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平房區智慧城市辦工作人員說,這叫以多層數據疊加為主的『一圖感知』,他們要通過『城市大腦』的建設,做好為企服務的要素保障。

  據介紹,工作人員口中所說的『城市大腦』指的就是平房區智慧城市運營中心,該中心自2018年10月試運營以來,已初步實現了城市態勢、應急指揮、事件綜合、惠民服務、企業服務等多個系統的數據共享開發與匯集融合。目前平臺已匯總數據117萬條。通過匯聚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形成城市大數據,以跨域的數據融合分析實現對城區運行狀態的全面感知、態勢預測,快速掌握城市運行狀態;通過信息流與數據的匯總,實現全區民生訴求響應的集中受理與分發。

  工作人員說,目前中心已整合入駐了區長熱線、應急辦、政法委、組織部、城管、公安、交警等多個訴求響應部門。同時該中心還整合了全區的經濟運行與企業服務數據,實現了經濟運行狀態的統計分析與省市重點項目的在線管理。正逐步推進企業訴求數據與企業風險源數據的融合與應用。從而為領導決策提供實時有效的數據支橕,也為企業與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