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2月28日訊 男子1500米金牌、2000米男女混合接力金牌、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女子500米銀牌、女子1000米銀牌、男子1000米銀牌、男子5000米接力銀牌,女子1500米銅牌、男子1000米銅牌、女子1000米銅牌……在2月22日至24日於天津舉行的2018—2019賽季中國杯短道速滑精英聯賽總決賽上,頻頻傳來牡丹江市運動員獲佳績的好消息,這3枚金牌4枚銀牌3枚銅牌的背後,是牡丹江市冬季項目運動管理中心短道速滑隊數年如一日刻苦訓練的成果,承載著牡丹江這座東北城市的人們對冬季運動項目的希望和熱愛。
2月26日,記者來到北山滑冰館,探訪這些剛剛從賽場榮歸的市短道速滑隊隊員們。
努力拼搏走矢志不渝的短道速滑之路


26日上午,在北山滑冰館光亮如鏡的冰面上,隊員們穿戴整齊,頭盔、速滑服、手套,閃亮的冰刀在冰面上疾馳而過留下一道道白色印痕,濺起一片片晶瑩剔透的冰花……剛從天津參加完比賽歸來,牡丹江市短道速滑隊的隊員們立刻又投入到新一輪的集訓中。
『目前,隊內共有22人,因為有跨項的項目,成年組11至12人,少年組10人左右。少年組有8人在25日直接去北京參加全國少年比賽。』市短道速滑隊教練劉英寶介紹說,雖然這次大賽結束了,但他們仍然絲毫不敢松懈,3月15日還將有一場全國冠軍賽,也是含金量較高的比賽。
『澤凱,左腳外刃,注意位置,要蹲低。』劉英寶對剛剛從訓練場上下來的邴澤凱強調著,瘦瘦高高、陽光帥氣的邴澤凱笑著抓抓頭發。邴澤凱今年18歲,身高1米88,是土生土長的牡丹江人,用劉英寶的話說,這是他從小帶到大的孩子,在本次中國杯短道速滑精英聯賽總決賽上發揮出色,以2分19秒028的成績獲得男子1500米冠軍,顯示了作為新生力量的實力。『這是我參加各種全國大賽以來的最好成績。』邴澤凱激動地說。
邴澤凱自幼喜歡輪滑,10歲接觸滑冰便深深地愛上了這項運動,那時只要放假或休息的時候就要去滑冰,夏天去滑冰館,冬天去露天滑冰場,14歲時正式進入市短道速滑隊成為專業運動員,這一練就是整整8年。『一般我們一年就休息一個月,每年3月末賽季結束後,會有一個月的恢復訓練。』他說,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要去全國各地參加各種比賽,即使在牡丹江期間,也不會經常回家,大多數時間都跟隊友們在一起。
每個隊員都是在比賽中磨練成長,每次比賽對於他們都是一種收獲。當然,在訓練、比賽中避免不了傷痛的困擾。『訓練或比賽中,只要摔出去就不一定哪裡會受傷。』他回憶,最嚴重的一次是2016年摔倒致使腳踝骨裂,靜養了20多天,現在傷處有時還會隱隱作痛,膝蓋、胳膊也會經常受傷,『我會一直堅持下去,滑冰現在已經成為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每當有所進步的時候都是我最高興的時候。』邴澤凱澄澈的眼睛裡閃爍著堅毅的光芒,他說那種愉悅感是任何詞語都無法形容的,希望通過日後的努力能走向世界賽場,站上更高的領獎臺。
披荊斬棘只為實現心中所願

短道速滑,很多人的印象是在電視裡看國家隊隊員在世界大賽中摘金奪銀、看運動員們風馳電掣般的滑行、看激烈的卡位對抗,會覺得特別過癮,可對於這個運動項目,其中的艱辛是絕大部分人無法想像的。
『每年進入賽季,就是我們最忙碌和辛苦的時候了。』今年20歲的市短道速滑隊隊員羅淋勻說道,每天要加班加點的訓練,冰上訓練、體能訓練交插進行,特別是賽程緊的時候,每天上冰訓練至少6個小時,一天下來,上樓梯腿酸疼得都抬不起來,回宿捨躺到床上更是一動也不想動。
羅淋勻12歲開始練習滑冰,14歲正式進入市短道速滑隊,性格十分開朗,笑起來臉上帶有淺淺的小酒窩,給人一種鄰家女孩的親切感。『從小一接觸就愛上了這個項目。』她說,剛入隊時,先是陸地訓練,要接受大量的體能訓練,同時盡量多上冰找感覺,特別是夏天的時候,要頂著太陽跑步。女孩子都愛美,但經常是一個夏天過去,每個人的皮膚都曬得黑黑的,被汗水一遍遍浸濕衣衫更是家常便飯。
『我們一般從上午8點半開始訓練,要到12點之後纔會結束,午飯基本沒正點吃過。』市短道速滑隊隊員劉凱今年20歲,練習滑冰已經11年,2014年進入市短道速滑隊開始專業訓練,近年來每到賽季開始就要前往全國各地參加比賽,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緊張的節奏。『我們每個隊員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會不斷克服任何困難,然後去努力實現它。』
就這樣,經過長年累月的堅持,這支短道速滑隊越來越強壯,隊員們近年來在各種全國性的比賽中嶄露頭角,在此次中國杯短道速滑精英聯賽總決賽,羅淋勻以45秒228的成績獲得女子500米銀牌,還獲得了女子1000米銀牌、1500米銅牌,與隊友共同獲得2000米男女混合接力、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劉凱獲得男子1000米銅牌;邢愛琳獲女子1000米銅牌;林澤濤、沈俊博、孫智博、閆僮瑤等隊員都在接力賽中取得佳績,他們共同創造了近年來牡丹江市短道速滑隊的最佳戰績。
除了刻苦訓練,與小伙伴們在一起的時光也是快樂而難忘的。『每到休息的時候,天氣好的話會跟三五隊友一起,騎上電動車在大街小巷穿梭。好想快點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啊,那樣就能跟大家一起出去玩了。』羅淋勻開心地說,平時休息間隙,大家也會圍坐在一起,打打鬧鬧、說說笑笑,有時還會交流訓練心得。『每天在這種氛圍裡,感覺很有勁兒。』這是隊員們的共同感受,大家在一起無論什麼時候,都像兄弟姐妹一樣,訓練學習上相互鼓勵,生活上親如家人。
不辭辛苦希望湧現更多體育人纔

劉英寶正在指導隊員。
『很多孩子從十幾歲到隊裡一直到現在,有八九年的時間了,在這裡除學會了滑冰技能,更多的是生活上學會了自立、自律。』看著這些隊員們,教練劉英寶欣慰地笑了。
說到劉英寶,熱愛冰上運動的人不會陌生。這個曾經站在世界短道速滑巔峰的名將,是2002—2003賽季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男團冠軍成員,從國家隊退役後,毅然選擇回到牡丹江擔任短道速滑隊主教練。平日訓練時,他對隊員們的要求十分嚴格,『前弓腳、鎖緊,冰刀往前伸,大腿放松,保持距離,注意彎道……』在市滑冰館總能聽到他嚴厲的聲音在館內回蕩。『現在要求嚴格一些,他們日後纔會成長得更快、更順利。』劉英寶意味深長地說。
『劉教練在訓練和生活中截然不同。』在邴澤凱眼中,訓練時的劉英寶一絲不苟、十分嚴厲,可生活中的他就像是一個『孩子王』,經常與大家打成一片。今年39歲的劉英寶比同齡人看起來年輕,用他自己的話說,可能是一直與這群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緣故。他的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孩子們身上,平日裡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都是與他們在一起。『這群孩子跟我在一起,比我跟父母、妻子和女兒在一起的時間都多,他們就是我的希望。』劉英寶說,除了負責專業訓練和文化課學習外,還要負責他們的日常生活起居。
看著牡丹江短道速滑隊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壯,劉英寶覺得多年的辛勤付出值了。他說,牡丹江具有開展冰雪運動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曾經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冰雪項目運動員。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盡己所能多培養出一些體育健將,為家鄉的體育事業多貢獻一份力量,為短道國家隊多輸送一些人纔。

【後記】讓牡丹江的冰雪運動薪火相傳
采訪結束後,隊員們又投入了緊張訓練。就在隊員們急速滑行的同時,在場中央,一個『全副武裝』的小小身影也格外引人注意,讓記者不禁駐足。看他在冰上練習深蹲,隨後自己滑起小圈,還不時地模仿著大哥哥大姐姐們的滑冰姿勢,動作稍顯笨拙,但有模有樣。
這個小孩兒名叫劉旭昌,今年8歲,是大年初六劉英寶新收的最小的學員,練習滑冰也就半個多月的時間,已經能獨自滑大圈了。『這個孩子很有滑冰的天賦,只要堅持練習以後准錯不了,拭目以待吧!』劉英寶說。在劉旭昌的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短道速滑健將的影子。其實,體育運動除了競技性之外,還有傳承精神、有永不言棄百折不撓的體育精神,相信牡丹江的冰雪運動在這樣一代又一代人的堅持下、努力下,定會人纔輩出,揚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