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做好學前教育為孩子橕起健康成長的天空
2019-03-01 09:12: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的家鄉在省內一個中等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家鄉各項事業特別是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家鄉學前教育也快速發展,各類幼兒園資源得到更優配置,硬件配套設施和軟件師資力量不斷強化,民辦幼兒園實現長足發展,辦園質量不斷提昇。今年春節及周末返鄉期間,通過與親戚朋友聊天、實地到幼兒園探訪、與教育工作者交流,我對當地學前教育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注意到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學前教育的期待值也在提高,年輕父母們希望自己孩子獲得更加科學、質量更好的教育,但學前教育發展水平距離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辦園水平不均衡。隨著民辦幼兒園數量快速增加,緩解了公辦幼兒園數量不足的壓力,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但部分民辦園基礎設施較薄弱,發展不均衡,有的民辦幼兒園場地窄、園捨舊、設施條件不優,缺少功能室和活動設備,不能完全滿足開展游戲活動需要。保教活動具有較大隨意性,距離科學設置和開展保教活動還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停留在『家庭式』『保姆式』的層次上。

  二是師資保障不足。幼兒園教師無論在數量、質量和結構方面,都不能完全滿足學前教育實際的需要。首先是總量不足。按照師生1:6配置,我的家鄉缺少幼兒教師近700人。其次是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從幼兒園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學前專業畢業的教師佔比還比較低,達不到最理想的師資要求。再次是隊伍結構不合理。部分公辦幼兒園的教師年齡偏大,專業性和活力不足。

  三是投入保障不足。盡管相關部門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但還不能滿足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由於新建公辦幼兒園資金存在一定缺口,基礎設施建設受到一定影響,幼兒園教師接受職業培訓機會較少,影響了幼兒園教學質量和保教水平的提昇。

  做好學前教育、確保『幼有所育』是關系民生事業的大事,為了更好地回應廣大群眾關注和現實需求,我認為應從四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一是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公辦幼兒園建設發展規劃,逐年新建、改擴建一批符合標准的公辦幼兒園,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工作納入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規劃和民生工程。鄉鎮可通過修繕啟用閑置教育資源等方式新建中心幼兒園,確保農村學齡前兒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通過擴大公辦園佔比,實現城區、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充分發揮公辦幼兒園的輻射、示范作用。同時嚴格執行幼兒園配套建設規劃,重點考慮將新增幼兒園建在新開發城區和舊區改造區域,科學合理配置學前教育資源。

  二是進一步提高監管水平。按照規范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通過限期整改和依法取締等手段,規范辦園秩序。切實加強日常監管,建立巡查機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幼兒園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據,實施常態化監督。加強對民辦園辦學過程的監督管理,對存在違法違規辦園行為的幼兒園,依法及時督促整改。

  三是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實際需要,定期招聘、及時補充公辦幼兒園教師。堅持標准條件,從學前教育專業、具有幼師資格證的人員中開展錄用工作,更好實現公辦幼兒園教師的新老交替、良性循環。要求和引導民辦幼兒園聘用具有幼師資格證的人員,對於教師資格不符合規定的民辦園限期整改。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培訓,有目的、有層次、有步驟地開展幼兒教師職業培訓。

  四是進一步強化投入保障。有計劃逐年加大公辦幼兒園的投入力度,保障公辦幼兒園正常運轉和穩定發展。定期定批確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通過獎勵補助資金、減免租金稅費、培訓教研傾斜等方式,對其進行激勵扶持。統籌建立公辦幼兒園建設投入保障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多渠道籌措資金,吸引社會、企業和個人投資興辦幼兒園,彌補資金的不足。

  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孫越雷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