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如果有人通過電話、網絡、短信,編造虛假信息,設下騙局,你會成功躲開陷阱嗎?
2018年8月,市公安局防控中心成立。中心專門設立了查控反制區,安排專人主動向疑似正遭遇電信詐騙的市民撥打電話勸阻,並與6家國有銀行和3大通信運營商同址辦公,實現電信詐騙案的快速止損和技術反制。
截至目前,防控中心主動撥打勸阻電話2.3萬餘個,阻斷詐騙電話50多個,封停詐騙電話號碼170餘個,封堵涉案網站39個。通過多種方式累計為市民止付挽損900餘萬元,向相關單位推送預防信息2300餘條,帶破電信詐騙案件3000餘起。
那麼,近期哪類電信詐騙案比較高發,又該如何預防呢?
『領導』親屬用錢
男子匯走5萬元
『我的聲音你能聽出來是誰嗎?』2018年11月,大慶市居民小劉接到本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沒有告知自己的身份,一直讓小劉猜。
小劉覺得對方說話聲音特別像公司領導王經理,沒想到真被小劉『猜中』了。『王經理』告訴小劉自己換了手機號,小劉不敢怠慢,趕緊將號碼存為『王經理』的名字。
『我辦公室現在有領導在,沒辦法走開,你能不能幫我去匯點錢?』第二天上午,『王經理』給小劉打電話,稱其在單位忙,家裡親屬急需用錢,讓小劉幫忙給其家屬匯5萬元,等自己忙完工作就把錢還給小劉,並給小劉發了一個銀行卡號。領導有事求到自己,小劉沒有一絲懷疑,馬上向『王經理』提供的卡號匯了5萬元。怕打電話打擾到領導,小劉發短信告知,卻沒有收到回復,直到中午見到王經理時方知被騙。
網戀『美國女軍官』
拿出49萬幫其轉移資產
2018年9月,大慶市居民小陳通過微信聊天軟件,認識了『美國駐阿富汗維和部隊女軍官愛麗絲』。
在『愛麗絲』的微信朋友圈裡,小陳看到『愛麗絲』不但面容姣好,而且經常出入國外高檔場所,認定自己遇上了『白富美』。而恰恰『愛麗絲』精通我國語言,兩個人經常通宵達旦地聊,在網上確定了男女朋友關系。在獲取小陳的絕對信任後,『愛麗絲』提出退役後要到中國生活,嫁給小陳,並決定先把自己的資產(美元、黃金等)轉移到中國給小陳管理。但是,由於本人在阿富汗有維和任務,『愛麗絲』無法辦理相關手續,只好委托他人辦理,現在緊急需要繳納關稅,讓小陳先幫著墊付。等資產到了中國,全部落到小陳名下。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小陳對此深信不疑,陸續給『愛麗絲』提供的銀行卡賬號存入人民幣49萬元。直到再也聯系不上『愛麗絲』方知被騙。
新老騙術輪番轟炸
開學季大學生要防網絡刷單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按手段主要分為48類,大慶市近半年來高發的有6類。』市公安局防控中心民警張昌吉說,除了『老套路』詐騙案高發外,目前新型詐騙案也在呈上昇趨勢,目標多為網購一族,尤其在開學季,大學生更要提防網絡刷單。這些詐騙主要有:
(一)購物『賠償』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網絡購物等個人信息,然後以受害人網購商品質量不過關或已下架為由,謊稱可以給受害人一定金額賠償,誘騙受害人在其發給受害人網絡鏈接中填寫個人姓名、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從而騙取受害人錢財。
(二)發送『紅包』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途徑,使用他人微信賬號,建立或加入大量微信群,然後在微信群內拋出虛假紅包鏈接或偽紅包,誘騙受害人點擊後填寫個人信息和淘寶ID,謊稱分享給朋友獲得更多紅包,從而實施詐騙。
(三)虛假『優惠』詐騙
騙子使用非法途徑獲取微信賬號,不斷添加好友,建立商品優惠微信群,在群裡發布虛假優惠活動信息以及產品優惠券的面額和領取鏈接。當受害人點開鏈接,網頁就會提示要領券填寫個人姓名、銀行卡號、驗證碼等信息,從而騙取受害人錢財。
(四)VIP『扣款』詐騙
騙子冒充網店『客服』,謊稱受害人在購買商品時,辦理過該網店的VIP會員,如果繼續保留將收服務費,如果取消需要將電話轉接至銀行部門,再以驗證身份為由,獲取受害人銀行卡密碼等信息,從而詐騙錢財。
(五)快遞『代付』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信息後,給受害人郵寄包裹,並注明代收費用,包裹價值遠低於代收費用。
(六)配送『優先』詐騙
騙子獲取到受害人網購時留下的個人信息後,冒充快遞配送人員給受害人打電話,稱如果急需使用商品,可以交納若乾『優先配送費用』,就能享受『優先服務』,從而詐騙受害人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