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6日訊 『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當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時,人民大會堂內接連響起掌聲。
大減稅『禮包』落地,這是一次向實體經濟的實質性讓利,制造業等企業將更加輕裝上陣。這一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在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心中掀起層層波浪。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發展實體經濟,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制造,我們要更加努力。
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說,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但也要客觀認識到,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們在諸多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中國要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目標邁進,更需要胸懷長遠目標,找准正確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作為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委員認為,哈電集團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裝備制造企業。
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斯澤夫委員說,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要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插上改革創新的翅膀。尤其是核心技術的創新步伐更加迅急,我們要向更高目標看齊,在核心技術上實現新突破。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制造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擁有核心技術。這一點獲得了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劉明忠的共識。劉明忠說,重大技術裝備制造企業是為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基礎裝備的『母機』企業,是『制造工廠的工廠』,具有很強的支橕和帶動作用。西方發達國家都將其視為國力形象的『大制造業』之一。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但行業創新資源分散,產業鏈發展不完整不連續、產學研用協同不足,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難、基礎應用研究實力薄弱,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不深等問題,制約了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他建議,加強對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行業創新能力整合,在國家層面推動由專業領域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領軍企業等牽頭,盡快組建若乾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平臺)。通過整合資源、補齊短板,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增強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全球話語權。
作為中國一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說要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基層創新力量作用,堅定不移走企業自主創新之路。中國一重集團通過開展勞模創新工作室基層創新活動,激發出了蘊含在廣大黨員乾部職工群眾中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為企業自主創新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智力基礎、技術基礎和實踐基礎。劉明忠說,在企業自主創新過程中,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基層創新力量,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百上千的基層創新成果,匯聚成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磅礡力量。只要緊緊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尊重職工群眾首創精神,充分發揮職工群眾聰明纔智,就能夠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卡脖子』問題,就可以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張顯友則建議,將我省關鍵領域技術需求納入國家科技計劃支持。他說,我省在人工智能、石墨烯、3D打印、輕量化、黑土保護和利用等方面有著較好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為提昇相關產業領域綜合競爭力,我省正積極謀劃省級重大科技專項,著力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瓶頸,助力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議將我省具有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的關鍵共性技術需求納入國家科技計劃支持。
瞄准進一步提高全球競爭力的更高目標,大力推動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我們在努力,我們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