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忙的鐵路貨場原木換裝。
黑龍江日報3月7日訊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2月的一天,記者來到綏芬河鐵路口岸換裝現場,感受到了換裝線上的繁忙和熱火朝天。
綏芬河是中俄貿易往來的重要口岸,綏芬河鐵路口岸在中俄大宗商品的貿易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位於綏芬河市黃河大橋下的鐵路換裝現場,一年到頭從不停歇。大貨車滿載著從俄羅斯進口原木、板材、煤炭等貨物進進出出,行走中川流不息的運貨車從身邊經過,繁忙的換裝線呈現眼前。換裝現場,俄羅斯列車停靠的換裝線上,一排排汽吊換裝著原木、板材,為綏芬河市乃至全國木業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木材資源。這些木材在綏芬河經過精深加工變成了櫥櫃、地板、別墅部件等終端產品賣到國內及俄羅斯。美觀大氣、生態環保的這些木質家居產品,暢銷海內外。
在汽吊換裝線北側,是人力換裝線,零散小件的貨物經常在這裡換裝。當天上午,工人們忙著卸下剛從俄羅斯發運過來的玉米和面粉。這批玉米的貨主,是位於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的保達公司。現場指揮換裝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已經回運了3批玉米,農歷除夕到了6個車皮,大年初三到了5個車皮,現在又到了2個車皮,隨後還將陸續有俄羅斯種植的玉米回運。
綏芬河綜保區保達公司在俄羅斯開展現代農業種植,在綏芬河綜保區建設了大型糧食加工基地,利用綜合保稅區優厚的政策,回運俄糧,生產加工,搭建了一條『頭在境外,尾在境內』的跨境農產品深加工的產業鏈,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優勢疊加釋放。俄羅斯豐富的土地資源,優質的農產品,不斷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這裡換裝的大量俄羅斯面粉就是有力的證明。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在換裝的這批面粉有2000餘件,經綏芬河口岸轉關,即將發往大連,到大連後再進行集散、銷售。換裝現場,工人們正忙著將面粉從俄羅斯車皮換裝到中國車皮上。用不了一周,這些面粉就將登上中國百姓的餐桌,變成晶瑩剔透的水餃、熱騰騰的大饅頭……。
忙碌的綏芬河鐵路換裝線現場,是中俄貿易的微型縮影,奏響著一曲口岸繁榮的新春贊歌。據介紹,2018年綏芬河站過貨裝車17.2萬車,單日最高裝車600車。截至今年2月25日,完成裝車3.1萬車,主要貨物有煤炭、礦粉、原木、板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