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 (劉守輝 王天馳 記者霍梟涵) 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先進女職工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黑龍江省雪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雪鄉游客服務中心諮詢服務處被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

3月4日零點雪鄉景區正式閉園,但是『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雪鄉游客服務中心諮詢服務處的張瑜和她的伙伴們的工作卻沒有停止。『閉園之後我們還要對2018——2019雪季游客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看游客的主要出發地,游客的年齡結構,輔助下個雪季開園前的我們景區的推介工作。』8人團隊中除了部分隊員返回百公裡外的大海林林業局進行數據梳理等文案工作外,她們還留了一個小組繼續堅守在雪鄉游客服務中心諮詢服務,繼續為閉園後零散來的游客提供諮詢及講解服務。

每年的雪鄉旅游區開園季,位於雪韻大街中心地段的雪鄉游客服務中心諮詢服務處就成了當地的熱點區域,主要負責景區游客諮詢、講解、廣播、大屏幕信息發布等工作,也提供龍運班車售票、發車和全國各地火車、高鐵票務等服務。
用白話解釋就是找不到家庭旅館,想知道景區有什麼好吃的、好玩兒的,誰家住宿條件好,以及尋人尋物,訂票,已及景區內班車調度都是她們的工作。張瑜告訴記者,景區旅游高峰一天接待游客2萬多人,她和小伙伴們感覺經常是回答完一個游客的問題,後面已經又有人想要諮詢的游客在排隊了。一天解答幾百上千的人諮詢,再配合上常規工作,冬季早6晚10+的工作時間已經成為了這只平均年齡只有28歲團隊的常態。
除了加班,她們還有一個『常態』就是未婚。每年最晚10月份就要到雪鄉駐紮,直到次年的3月中旬以後。長期『不著家』讓這些適齡的年輕人備受家人和戀人的『嫌棄』,『越是節假日,她越忙,年三十也基本不能回家。』『談個戀愛,不是我上山,一個冬天也見不了幾次真人,光靠微信、視頻聯系,感覺像是找了個「外地人」。』『成天忙,飯都不好好吃,下山回家就得給她養胃』……面對家人、戀人夾著濃濃親情的『抱怨』,張瑜和她伙伴們都只是默默的承受了。

為更好的做好窗口服務,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膩,不斷完善服務過程中的各個細節,不論對自身的儀容儀表、游客中心的環境衛生,還是對業務知識的了解、游客的需求,她們都始終堅持更高的標准、更嚴的管理,一切從游客需求出發,從實際出發,為游客提供更加貼合自身需求的旅行建議與服務。
王楠是諮詢服務處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為了更好的解答外賓諮詢,她苦練英語,口語水平不斷提高。她還整理出了一些工作中常用到的問題,教會同事們怎樣用英語為游客提供服務。2018年1月,一位來自加拿大的極限挑戰愛好者,堅持要在零下30多度的大禿頂子山挑戰戶外露營,為保障他的安全,雪鄉管委會找到了王楠與外國游客溝通,通過長時間的交流和細心勸阻,游客接受建議並被安排到了具有林區特色的亞雪驛站居住,外國游客對雪鄉工作人員負責任的工作態度給予高度評價。
她們時刻關注雪鄉及游客主要集散地的天氣信息,發布天氣情況及溫馨提示,及時與景區領導匯報,做好冰雪天氣安全預警工作;她們發布的一條條信息、一次次廣播,幫助游客找到丟失的物品和失散的伙伴;她們細心的解答,為游客提供了更加完美的旅行建議,為他們的旅行增添了更美好的回憶;她們在冰天雪地裡引領著一位位游客找到了預定的家庭旅館,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溫暖。
2019年元旦期間,雪鄉旅游人數達到單日1.4萬人次,面對雪鄉的美景和熱鬧的節日氛圍,游客們盡情的釋放對冰雪的熱愛。來自江蘇的劉女士在游玩過程中孩子走失,焦急的來到服務處,接待人員立即在景區大屏幕播放了孩子照片和尋人廣播,並聯系景區管委會、景區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在景區進行尋找。很快找到了走失的亮亮小朋友。劉女士激動的熱淚盈眶,回程後專門寄來了感謝信。
春節期間,天誠國際旅行社的2位游客在返程時將行李遺忘在了雪鄉景區亞雪山門,聯系到諮詢服務處後,工作人員立即代游客取回行李,並安排龍運班車司機帶到哈爾濱轉交給了游客。游客委托天誠國際旅行社為她們送來了感謝信及錦旗。
在她們的日常工作中,這樣的暖心的故事不勝枚舉。但是張瑜和她的小伙伴們卻說,她們只是數千雪鄉工作人中的一員,為了更好的服務雪鄉游客,很多人都在默默的工作著,她們每一個人都代表著雪鄉的形象,也希望通過她們的努力能為雪鄉游客增添些許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