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 去冬以來,全市各農口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分析今年備春耕生產形勢,組織人員進鄉入村開展政策宣傳、科技培訓、技術引導等一系列服務,保證全市備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在今年備春耕工作中,鶴崗市主要做了『六項工作』:一是強化惠農政策宣傳。為讓農民深入了解中央一號文件內容,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縣(區)相關部門人員深入鄉、村、戶,利用各種形式宣傳國家和省支持農業生產的好政策,把各項優惠政策及時、准確送入廣大農民手中,達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目的。二是積極籌措資金、物資。截至2月28日,全市共籌措農業生產資金8.7億元,佔春耕總需求的72%,其中農貸6.2億元,農民自籌2.5億元。種子、化肥、農藥等各種農資准備充足,正在有序下擺中。同時,全市各級金融、財政、生資等部門已組織人員深入到縣(區)、鄉(鎮)幫助農民加速餘糧變現,上門銷售農資,並在資金、物資投入上對備春耕生產給予重點傾斜,確保農民春耕需求。三是進一步落實種植計劃。引導農民科學調整種植結構,重點發展優質糧食作物及高產高效經濟作物種植。2019年全市計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06萬畝,其中水稻145萬畝、玉米57萬畝、大豆96萬畝、特色高效經濟作物8萬畝。目前,各縣(區)正在引導農民落實今年種植計劃,力爭通過采取培訓指導、技術推動、目標落實等措施,在春耕前將種植計劃全部落實到地塊。四是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備春耕以來,全市各級農業部門結合農業『科普之冬』活動,針對農民廣泛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在培訓內容上,做到了先進性、適用性、配套性與針對性緊密結合。重點培訓了大豆窄行密植、水田缽育擺栽、測土配方施肥等實用技術。在培訓方法上,采取了開展舉辦培訓班、發放農業技術資料和送技術下鄉到鄉(鎮)、村(屯)式培訓。截至目前,全市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180餘期,培訓人次達到1.8萬人次。五是確立作物主栽品種。市種子管理部門在試驗、示范的基礎上,按鶴崗市積溫區劃推薦了主要糧食作物主栽和搭配品種,並要求種植戶要根據不同積溫區選擇適合的品種,做到適區適種,嚴禁越區種植。要求投入生產的種子必須經過精選、加工、包衣處理下地,旱田作物種子包衣(或拌種)率要達到100%。同時,引導農民購買具有『三證』的種子,避免出現假種子坑農害農現象。六是強化備春耕工作的組織領導。去冬以來,各縣(區)分別成立了備春耕組織機構,安排專人負責,全力推進備春耕工作。組織人員深入鄉村,幫助農民加速餘糧變現,落實種植計劃,上門銷售農資,推動了備春耕生產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