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記者 付巍 霍梟涵)7日,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新聞出版工作持續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發展,有力提昇了哈市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文化交流成果豐碩 文化藝術繁榮發展
首次承辦了國家級涉外會議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以及『文化之都』論壇,成功籌辦了2018『東亞文化之都』中國哈爾濱活動年、第34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等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交流活動。期間舉辦35臺45場國家水准的專業演出、1000餘場次『文都』系列活動、4000場次『律動夏都』惠民演出、6項文化展示活動,吸引了30多個國家的藝術家、演奏家和政要參加,充分展示了哈爾濱城市文化底蘊和魅力。
推動文化藝術繁榮發展,指導完成了哈市原創音樂劇《情歸哈爾濱》、兒童劇《夢境奇緣》、皮影戲《古詩所見》《母愛》創作生產並搬上舞臺,各專業劇(院)團完成演出場次1293場,受到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舉辦10餘項大型群眾文化活動 結對子幫扶3690人次
開展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等法律培訓,加強香坊、雙城等社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在制度、資金等方面推動服務昇級。舉辦了秧歌舞蹈大賽、社區文化節、『我的城市我的家』攝影展、『一書·一城』等10多項大型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了『大練兵、大培訓、大演繹』文化志願系列服務活動,結對子幫扶3690人次,推動文化服務下基層、下社區、下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補短板、提效能得到同步推進。
推動17個文化產業項目完成投資31.69億元
編制了《哈爾濱市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若乾規定》和《文化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年推動17個文化產業項目完成投資31.69億元,通過規劃引領和項目帶動,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繼續推進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工作,139家文化企業、36家文化場館被列入哈爾濱市試點合作單位,試點范圍擴大到全部區、縣(市)。
39個項目被列為第六批非遺名錄
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修正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和金上京會寧府遺址保護條例,啟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工作,39個項目被列為第六批非遺名錄,不斷推動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開展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亞文化之都』非遺展和音樂產業非遺展,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展示展演與民間絕活評比活動,全面宣傳非遺保護傳承。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和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晉級國家二級博物館。
優化167條行政權力流程 打擊治理9個『黑廣播』
積極推進『放管服』工作,優化了167條行政權力流程,下放7項事權。推進了政務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在本市范圍內初步實現了同一事項、同一流程、同一標准。文化市場執法監管力度和效能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大檢查成效顯著。深入開展『掃黃打非』五個專項行動,開展非法安裝和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檢查,加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網站的清理整治力度,打擊治理9個『黑廣播』,指導播出各類公益廣告93萬餘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