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3日訊 淘汰燃煤鍋爐795臺,實現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市、縣全覆蓋……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19年哈市生態環境保護暨信訪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哈市將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不超過5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不超過21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控制在6.67%、8.38%、17.6%和20%以內。
今年,哈市將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繼續推進燃煤鍋爐淘汰、清潔供暖、城市揚塵污染治理、移動污染源管控和城市及周邊棚戶區、城鄉結合部燃煤小鍋爐、小爐灶、『散亂污』等治理,淘汰燃煤鍋爐795臺。形成長效管控機制實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加強哈大綏區域聯防聯控,強化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預警,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
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落實水源地保護規劃,開展全市『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調查和劃界立標工作;牽頭推進8類75個城區水系治理項目實施,開展城區水系46條溝河斷面監測和2499個涉水企業的分類整治;開展排污口調查整治,整治取締違法和非法排污口;鞏固阿什河治理成效,啟動拉林河、少陵河、蜚克圖河治理。
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以龍江品牌產品區、地理標志產品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區和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區等四個區域為重點,嚴格監管涉重金屬行業企業土壤污染。
打好美麗鄉村保衛戰。集中整治水質較差的流域內鄉鎮和行政村污水,強化畜禽污染防治;按照省農村污水排放標准,推進飲用水保護區內村屯的污水收集處理,全面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
在開展行業綜合治理過程中,打破以罰代管的慣性思維模式,從優化營商環境出發,采取由『先罰、後停、再改』的模式轉變為『先改、後驗、不合格再罰』的監管模式,重點開展加油站地下油罐、城鎮污水處理廠、規模化養殖場、燃煤企業等行業專項集中整治,實現行業整體達標排放。
據悉,2018年,哈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310天,同比增加40天,在全國169個城市中年度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排名第一。阿什河消除劣五類水體,完成了國家、省考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