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訊 11日上午,記者在雙鴨山市民政局了解到,雙鴨山市作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第三批試點城市,首批設立17個居家養老試點服務機構,預計5月份即可投入運營。屆時,居住在雙鴨山市的老年人可就近享受無償或低償的『居家式』和『社區服務式』的居家養老服務。
『首批17個試點服務機構中,3個設立在尖山區,四方臺區、嶺東區、寶山區各設一個。其它9個設立在四個縣。』市民政局福利科副科長徐剛介紹,城區6個試點每個使用面積約1000平方米,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5月份即可投入運營。
徐剛告訴記者,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以及精神關愛服務。主要形式有兩種,一是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二是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設立後,將和有相關服務資質的企業進行合作,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多項無償、低償的居家養老服務,照顧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包含助浴、助潔等家政服務,以及提供醫療護理類、精神慰藉類、文化娛樂類、助醫助行類服務。
徐剛介紹,『所謂「低償式」,即服務收費低於市場價格。對於部分低保、優撫及特困的「高齡失能失智」老人,采取財政購買或補貼等方式,讓困難群眾養老不難,老有所依。』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除了具備日間照料功能,還為參與的老年人開放圖書室、體育活動室、家庭影院和親子活動室,老年大學和醫療保健的設立也將成為適老服務的重點服務。
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設立也引來了社區居民的關注,『希望能早點享受到這樣的服務。』家住時代新城小區老人梁鳳有在接受采訪時說,『像我這樣年紀大的老人在小區裡不少,平時出門不方便,家裡有些活也做不了。請專門的保姆價錢太貴,也不放心。如果新成立的這個機構能在生活中幫幫我們,我們的日子就更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