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0日訊 『要不是去年暑假參加了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的工業機器人專業培訓,我不可能畢業前就找到好工作。』即將畢業的本科生劉凱說,『本科生去職業院校「回爐」培訓,當時覺得有點「丟人」。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我覺得自己當時做了正確的選擇,無論什麼學歷,都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省教育廳職成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本科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正是我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這位負責人說,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對職業教育的重要部署,我省將深化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啟動實施『1+X』(學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書制度試點,完善『3+2』中高職貫通培養改革,實現我省職業院校『一校一品』特色發展,為龍江培養高水平技能人纔,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助力龍江高質量發展。
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
通過在職業院校的學習培訓,劉凱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老師的實踐教學水平以及學校的實訓設備都挺好。培訓中我學習了《電氣控制》《工業機器人實操和應用》《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三門課程,全都是實踐操作訓練,讓我能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隨後我在一個機器人制造企業實習,和其他本科生相比,我能直接上手工作,因此公司提前就和我簽訂了就業協議。』
省教育廳職成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像劉凱這樣參加培訓的本科生還可以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僅是本科生,我省將推進落實「1+X」證書制度試點,廣泛開展職業培訓,鼓勵社會成員、在校生取得多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通過這種方式,讓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實現融合發展,拓展學生以及各類求職群體的就業創業本領。幫助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據介紹,『1+X』證書制度建設將是一個系統工程,我省將從試點做起,穩步推進。將遴選3至5個行業,並在一些市(地)、院校開展試點,逐步推開。同時,有序開展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互通銜接,讓職業院校學生在就業時擁有更加公平的待遇。
讓技能人纔不斷『昇級』
『職業院校學生工作好找,但發展受限,一些企業在評聘職稱、昇職加薪時,也會考慮學歷因素,這對我們職業院校學生很不利。』已經工作多年的高職畢業生陳萍說。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逐步解決這一問題,除了試點『1+X』證書制度,我省還將完善『3+2』中高職貫通培養改革試點工作,讓想獲得更高學歷的中職院校學生實現夢想。『此外,我省還要加快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碩士、專業博士不同層次技能型人纔培養,構建層次齊全的技能型人纔培養體系。同時,逐步暢通中職昇高職、高職昇本科,本科昇專碩,專碩昇專博的通道,讓技能人纔可以不斷「昇級」。』
此次改革對非在校生參加職業教育也有了明確方向——我省將開展『縣、鄉、村』三級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絡體系建設,探索構建『學分銀行』平臺,開展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試點工作。
職業院校『一校一品』特色發展
寒門學子李有香畢業於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當年她被學院護理專業錄取。畢業後,被青岡縣中醫院錄用為急診科護士,這份工作使她的家庭經濟困難問題得以緩解。
『畢業簡歷上寫著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護理專業畢業,很多單位願意招聘,因為這是學校的特色專業,有很高的社會認可度。』李有香告訴記者。
『龍江職業教育要突出辦學特色,把人纔培養與服務社會結合起來,實現「一校一品」特色發展,主動培養社會亟需的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技能型人纔。』省教育廳廳長趙國剛說,這不但有利於職業院校建設高水平專業,也有利於更多像李有香這樣的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經過調研和細致分析,省教育廳為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發展提出發展改革建議——堅持『醫教結合』思想,強化『人文護理』精神,加強與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聯合辦學、聯合科研、聯合實訓。
像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一樣,省教育廳已經對10餘所職業院校發展和改革提供建議,並在一些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著眼於智慧城市發展前景與未來,聚焦智能供熱科技提昇人纔培養能力……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樹立大交通意識,強化鐵路交通專業特色優勢,充分整合辦學資源,主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糧食儲運和營銷人纔培養方面加強深度合作……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要圍繞『旅游強省』戰略聚焦發力,將旅游元素貫穿學院建設,肩負起全省旅游人纔培養智庫職責,打造智慧旅游,構建旅游知識圖譜……
很多學校負責人表示,這樣細致的改革建議和要求,讓他們對未來的改革發展有了明確方向。
趙國剛說:『把改革措施細化,是為了引導各學校聚焦「六個強省」建設,深入思考在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具體怎麼做,讓它們找准辦學定位,明確優勢特色,切實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