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哈理工女研究生鄭程程:跟隨國家援助醫療隊 踏上援非之旅
2019-03-20 19:44: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姍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20日(記者 姜姍姍)2016年3月,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發布了一條招聘援利比裡亞醫療隊翻譯的公告,因為一直很羡慕曾代表學校、代表祖國赴非洲援助的學姐,2015級英語筆譯女研究生鄭程程義無反顧的報了名,結果很幸運地被選上。2016年十月跟隨國家援助利比裡亞醫療隊踏上援非之旅,轉眼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多,她已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回到朝思暮想的校園,講述她的援非經歷。

中國援利比裡亞醫療隊。

  初出國門 萬事開頭難

  2016年10月27日,鄭程程啟程前往非洲利比裡亞。在北京首都機場坐上飛機離境時,內心還比較平靜,但當到布魯塞爾機場轉機時,下飛機的那一刻,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滿眼望去全是「老外」,看不到優雅的漢字,聽不到本土的語言,孤獨慌亂瞬間直擊心扉,這纔意識到我真的已經離開祖國了。看著隊友,他們也一臉迷茫,滿懷希望地望著我。』鄭程程告訴記者,當時暗暗對自己說,作為醫療隊的翻譯,這時候如果自己亂了陣腳,隊友會更加不知所措。調整好心態,跟著英語標識帶著大家順利轉機。

  經過一天多的飛行,10月28日19:30分,到達了此次援非目的地——西非利比裡亞。利比裡亞系農業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家積貧積弱嚴重,發展異常緩慢。利比裡亞醫療條件極差,她的工作所在地是全國最好的公立醫院——JFK醫療中心,可是依然醫生數量少,技術水平低,醫療設備差。

  第一次來到醫院,進入各自的『診室』時,映入眼簾的只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張床。大物件不能提供,小物品呢?答案當然是『NO WAY』。但再難也難不倒她們勤勞耐苦的中國醫療隊:聽診器沒有,自備;一次性口罩、手套沒有,自備;消毒液、紙巾沒有,還是自備。由於醫療隊自身資源有限,只能想盡一切辦法開源節流。

  若非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利比裡亞醫療條件的落後程度。以超聲科為例,整個國家只有兩位超聲科大夫,一位出國了,另一位在JFK醫院內科工作。也就是說,利比裡亞並沒有專職的超聲科大夫,JFK醫院的所有超聲科工作均由中國醫生負責,超聲設備也全部由中國提供。

  條件的艱苦鄭程程都可以忍受,最讓她痛心的還是利比裡亞患者。因為貧窮,好多患者對病患都是一拖再拖,拖上一兩年甚至十幾年。好多疾病初期並不嚴重,但經過長時間的延誤導致了病情惡化。平時工作中她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救助利比裡亞平民百姓。

  工作之外 更多責任在肩

  除在醫院的日常工作之外,她們也會在利比裡亞各地區開展義診活動,以便更好地服務利比裡亞人民。比如,應利比裡亞公安部部長、移民局局長邀請,為公安部、移民局職工免費義診;應利比裡亞邊境州縣馬裡蘭州政府邀請,從首都驅車17小時到馬裡蘭州開展義診活動,受到當地人民的一致好評。鄭程程說:『雖然身體非常疲憊,但每次聽到利比裡亞百姓真誠的感謝,期盼我們再次去,心裡就會特別溫暖,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這一刻也覺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為醫療隊的翻譯,除了輔助醫生在醫院的各項工作,鄭程程還要負責醫療隊生活采購及各種後勤保障翻譯工作。由於非洲電力資源缺乏,網絡不發達,所以她們的家用電器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翻譯工作瑣碎繁多,每天都會接到『催命連環call』;除了以上工作,醫療隊翻譯還負責醫療隊的外事及日常行政性事務。有時候她還會到駐利使館充當一下『臨時工』。總之,節奏非常緊湊,壓力也較大。

  不忘初心 繼續砥礪前行

  本該於2017年結束任務的鄭程程在使館領導推薦及衛計委領導的批准下,又繼續留任一年繼續為醫療隊服務,同時也獲得了第十批援利比裡亞醫療隊『優秀隊員』稱號。即將畢業的她,對學校和老師有深深的依戀和不捨,鄭程程說:『我會時刻懷念在學校時光的流光溢彩,牢記各位師長的諄諄教誨和無私幫助。』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