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發展謀良策小村『雁』扶貧 拜泉縣光復村發展養雁項目的調查
2019-03-22 09:59: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心楊 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張博韜(中)幫村民謀劃致富項目。

  黑龍江日報3月22日訊 一整個冬天,拜泉縣新生鄉光復村村民曲立家的雁捨都閑置著,但這個雁捨發生的故事一直在『發酵』,這要從省直機關工委派駐這裡的扶貧工作隊說服曲立養大雁說起。

  2018年7月,光復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博韜說服了曲立,買雁雛500只,當年10月曲立養的大雁全部賣出,3個月的時間,曲家獲利近2萬元,還帶動了村裡4戶貧困戶務工收益6420元。

  立足實情選『大雁』

  怎麼就選養大雁這個項目來扶貧?張博韜說,他的根據是光復村的實際情況。光復村,位於拜泉縣新生鄉西北部,距鄉裡5公裡,下轄8個自然屯,全村776戶2355人,常住人口約263戶637人,貧困戶59戶。這裡交通不便、沒有特色農產品,村民有一種守舊思想,也沒有致富帶頭人。每周四有一個農村大集,算是村民的『貿易往來』。針對光復村的實際情況,張博韜和隊員進行了廣泛調研,最終確定發展扶貧產業的思路,即立足於『一小一大』,即投資成本小,影響大;立足於『一短一長』,即效益周期得短,作用效果要長;立足於『一繁一簡』,看起來可能繁瑣些,但是操作上要簡單,不能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否則農民學不會;立足於『一實一虛』,要產生實際效益,讓農民見到現錢。項目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有可持續性,不能工作隊走了項目就黃了;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可模仿、可復制、可推廣,讓農民接受簡單培訓指導後就能上手,自主發展。

  2018年7月,經過多方協調努力和產業論證,扶貧工作隊成功地將養雁產業引進到光復村。

  張博韜說,『飼養大雁這個項目以前在光復村沒有先例,村民對飼養大雁都抱有懷疑態度,通過我們的宣傳和努力,找到了村民曲立,他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村民致富貧困戶增收

  回想起養大雁的日子,曲立和愛人當時真沒少哭。

  曲立家養上大雁以後,經歷了一場暴風雨和一場山狸子大戰的打擊,這讓曲立兩口子筋疲力盡。『當時哭一宿,哭著給張隊長打電話說,這大雁不想養了。』曲立說,要不是看工作隊這麼支持我,我真想放棄了。這個村十年九旱,偏偏去年養雁的時候遭遇了暴風雨,養雁的大棚都給掀開了,我和老伴兒真是害怕了。剛戰完暴風雨,又迎來了山狸子。

  張博韜說,一天夜裡,一只山狸子『造訪』了曲家,咬死了4只大雁,可把曲立兩口子心疼壞了。養雁是我們給找的項目,得給想辦法啊。買獸夾子,安裝監控和電網,工作隊全隊大戰山狸子。隊員李宏宇和曲立蹲守雁捨,可能山狸子看出了這邊的『猛烈攻勢』,再也沒有來犯過。

  去年曲家86元一只買的雁雛,大雁成活466只。去年9月中旬開賣,150元一只,近兩萬元的純收入讓曲立堅定了信心。『今年還想大乾一場!這可相當於100畝地的收入啊,纔用了3個月的時間。』曲立送給工作隊一面錦旗:『精准扶貧促發展,情系百姓解民懮』。他告訴記者,為這事工作隊可真沒少操心,從購買雁雛到銷售大雁全程幫扶,隊員李宏宇在雁捨和他看雁,腰病都累犯了。

  記者了解到,這個養雁項目帶動了村裡的賁玉林、劉學、張文寶、賈洪德、金彩傑等村民和貧困戶增收,他們清理雁捨、割草,賺了幾千元的工錢。

  讓大雁飛向廣闊市場

  養殖大雁的經驗是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張博韜說,養殖大雁產業剛被引進到光復村的時候,我們的臉上是充滿喜悅的,但養殖過程中出現了大雁不吃食,死亡原因不明等情況,我們是心急如焚,為了解決上述情況,我們請來了專家和創鑫牧業公司的技術指導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原來,養殖大雁不同於養殖家禽,要圈養與放養相結合,要給大雁一定『鍛煉』的時間,還要定期給大雁進行疫苗接種,增強抵抗力,喂食也要將飼料、草本植物、糧食進行比例劃分,這樣纔能保證大雁的成活率。

  位於拜泉縣愛農鄉的創鑫牧業,是光復村采購雁雛的基地。崔艷萍是創鑫牧業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當時張博韜來調研時問得特別詳細,為了保證大雁成活率,還在這裡代養了一陣。崔艷萍說:『大雁養殖前景非常好,種蛋25元一個,一只大雁一年能下24枚左右。雁雛出殼65元一只,張隊長購買時雁雛已經養了一段時間,86元一只買走的,我150元一只回收。』雁雛養殖70多天就能出售商品雁,崔艷萍將大雁出售到山西,供不應求。

  張博韜說,養雁產業鏈穩定。為了發展養雁產業,工作隊邀請農科院的專家到實地查看,確定光復村地理環境非常的適合養殖大雁,纔敢讓這個項目『上馬』。在養殖過程中,多方聯系技術指導,讓養殖戶堅定信心,從雁雛的飼養,疫苗接種,如何圈養和放養大雁,到養雁場地的配套設施,提供了全程跟蹤服務。如今養殖戶曲立不僅家裡增加了收入,也成為工作隊培養出的第一位致富帶頭人

  張博韜說,按照目前大雁的市場供應情況看,今年打算采取集中養殖和分戶養殖相結合的模式。分戶養殖是養殖大雁的一項新措施,為的是帶動更多的貧困戶,並讓非貧困戶也參與到養殖大雁產業中來。養雁需要大量的飼料、草本植物和糧食,可以引導村民種植草料。在銷售渠道上,考慮除了企業回收外,探索利用新生鄉『電商供銷』平臺和『小康龍江』銷售平臺進行銷售,讓光復村養殖的『綠色大雁』進入更大的市場。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