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小北湖 盡保護之責享自然之美
2019-03-22 09:59: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22日訊 早春三月,走進空氣沁人、冰雪如玉、林海莽莽的小北湖國家自然保護區,漫步的野雞、展翅的飛龍、奔跑的?子不時『撞擊』著記者的雙眼。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在長白山脈張廣纔嶺中南段這片神奇的玄武岩之上,富有生氣而又和諧的自然之美境悄然再現,這裡原生態的環境正成為野生動植物的樂園,也留下了寧安市委市政府及自然守護者奮力跋涉的足跡。

  從零起步規范管理森林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012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建設黑龍江小北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寧安市委市政府面向城市發展的未來,將保護森林資源上昇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高度的重要之舉。

  建立保護區以來,為守住這片珍貴的自然資源,寧安市委市政府帶領廣大乾部群眾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為了清理違建,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拿著網上下載的法院判決案例,持續勸說,停止了十幾年湖面(網箱)養魚的合同;他們聯合多部門十幾次實地講法,成功說服在核心區與緩衝區交界地帶生活了26年的徐成林一家搬出大山;為了嚴打保護區內捕魚活動,夏秋季節他們與巡護員整天在湖邊巡查,僅去年就收繳了153片漁網,一車一車地往出拉……

  自然保護區建立7年來,管理局的守護者們精心呵護著這兒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鳥一獸,使原始森林生態系統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據專家介紹,小北湖已成為397種野生脊椎動物、694種高等植物共生、共存、共融的生命綠洲,它涵蓋了272種鳥類,55種國家I、II級重點保護動物,8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植物,生物群落更為安全,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科研監測碩果盈枝這裡成了虎王的家

  森林生態環境迅速恢復,梅花鹿、野豬、?子數量等越來越多,老虎『聞著味』也來了。2015年11月26日,時隔13年,小北湖再次發現東北虎足跡,得到了省林業廳、國家林業局的重視與關注,經鑒定明確是向內陸擴展領域的定居虎。

  為更好地保護資源,在省林業廳的支持下,他們與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編制了小北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野生東北虎保護規劃》,形成了《野生植物資源一期本底調?報告》……

  走進一片高大的原始林,清風徐來,不僅樹林窸窣作響,偶爾也能看見紅外相機的『一閃一閃』的發光。為保證資源本底調查和科研監測項目取得實效,近兩年,他們布設安裝遠紅外線監測相機200臺,實現了保護區全域覆蓋,拍到東北虎、黑熊、紫貂、狗獾等45種國家I、Ⅱ級重點保護動物的影像數據。

  針對東北虎棲息地保護,每年入冬以雪為令,他們與多部門建立聯合管護執法機制,定期開展野生東北虎足跡追蹤及反盜獵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開展入山清套、聯合執法10餘次,累計清理鋼絲獵套3000多個,在重點村屯、路口懸掛警示宣傳條幅百餘幅。

  『小北湖』的守護者們為了做好科研監測,他們用腳步丈量著這2.08萬公頃的山林。寒風刺骨,齊膝深的雪地上留下了他們為紅外相機換電池、儲存卡,清理偷獵工具的串串足跡;夏日炎炎,密林深處閃過他們調試設備、采集數據與蜱蟲『親密接觸』的身影……目前,保護區管理局已收集各種影像視頻信息10萬多條,獲取采集東北虎圖視等痕跡30多條,這些信息為分析研究生物多樣性等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數據。

  自然教育有聲有色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自然資源人人保護,自然之美全民共享。為了這個目標,小北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局傾力做好公眾教育,不斷向重點領域延伸。他們編印了《小北湖視野》專刊、《自然小北湖》畫冊、《新野保法宣傳》等讀物2萬多冊,舉辦愛鳥周、法律宣傳周,科普宣傳周等展示活動10多次,在牡寧高速及保護區內安裝宣傳牌100多塊,提高公眾關注、熱愛、保護自然的興趣和自覺性。

  由於資源保護成果顯著,去年11月,小北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局被評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第六屆野生動植物』專業成就獎——先鋒衛士先進集體,全國僅有2個自然保護區獲此殊榮。紮根小北湖這片沃土的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孫繼旭在『第三屆中國東北虎棲息地巡護員競技賽』中脫穎而出,被授予優秀巡護員,其科研成果名列前茅。

  久違的東北虎歸來了,十幾年不見的梅花鹿回來了,嬌嫩的野生紅蓮再現了,黑鸛、灰背隼、白枕鶴、棕眉柳鶯等18種新發現的野生動物在此安家了……小北湖優美、靜謐的生態環境,正吸引著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

  寧安市委書記徐利刃說,保護生態是一項對人民、對社會、對歷史十分有意義的事業,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和重托,它讓我們熱血沸騰!守得住綠水青山,纔換得來金山銀山。『小北湖』是大自然賦予寧安人民的自然遺產和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把它保護好,也非常值得為之不懈努力。現在,綠色發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只有把綠水青山保護好,纔能充分發揮其經濟社會效益,為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黑龍江小北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宇(左)和科研科長關艷輝(右)在投食臺附近的監測點監測。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