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訊 『通關時間壓縮了,成本也降低了,跨境貿易更加便利了。』日前,從事20多年中俄邊境貿易的葉先生興奮地對記者說。經常往返中俄的游客張先生也表達了他親身感受『秒放』通關的喜悅。
黑河口岸是中俄邊境線上重要的國家一類口岸,是我省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節點。市口岸辦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黑龍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深化改革創新和作風整頓為契機和動力,針對旅貿高峰期口岸通關不暢、交通運力不足等問題,積極開展『兩優化、兩提昇』專項治理活動,推動口岸機關作風不斷改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推進改革優化發展環境
市口岸辦以深化改革為契機,積極協調聯檢部門精簡客貨查驗程序,確保口岸發展環境更優化。推進關檢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合並海關和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查驗通道。目前,口岸通關環節由8個整合為5個,監管查驗由『兩次查驗、兩次處置、一機兩屏』優化為『一次查驗、一次處置、一次過機』,現如今,旅客只需30秒即可通關;推進票務改革,做到去繁就簡。進一步簡化旅客購票和驗票環節,對口岸運輸企業實行『三票合一』購票方式,統一印制黑河口岸國際客運乘車牌,旅客只需憑乘車牌就可往來黑河與俄羅斯布市之間。口岸各部門用新思路、新辦法、新機制,營造了高效便捷優質的邊境旅貿環境,旅客通關便利化明顯提高。
簡政放權優化工作流程
市口岸辦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積極協調聯檢部門齊抓共管,確保口岸工作流程更暢通。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開展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排隊不超過30分鍾,實現檢查手續辦理『零等待』;海關運用電子平臺實現外經貿企業『一個窗口、一個平臺、一次申報、一次辦結』模式,超過年初既定目標70%的應用標准。口岸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特點和資源優勢,形成『橫向並聯』『縱向串聯』的網絡式工作新格局,口岸通關流程更加優化。
創新舉措提昇通關效率
市口岸辦以創新監管為主線,積極協調聯檢部門旅貿查驗分類施策,確保口岸通關效率大提昇。創新通關方式,縮短旅貿查驗時間。黑河口岸率先開通兩條入境自助通道,實行『中俄分檢、旅貿分檢』模式,大幅縮短旅客通關時間。實施旅游團組出境公示制度,提高了通關透明度。2018年,黑河口岸出入境游客87.9萬人次,同比增長16.1%;創新檢驗模式,提昇貨運通關效率。全力壓縮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將貨物通關檢驗由『一車一報』模式改為同一批次貨物集中申報,為果蔬和大型機械通關開通綠色通道,每批次節省通關時間1-2小時,完成壓縮通關時間超出三分之一既定目標。對進口大豆實行『合批報檢、快速通關』工作流程,對出口俄羅斯果蔬取消出具《衛生證書》和《品質質量證書》手續,提高果蔬在俄驗放速度70%以上,此項舉措是中俄雙方成功合作的突破性成果之一,為優質農產品擴大出口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強化保障提昇服務質量
提昇口岸服務質量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需要,也是樹立良好口岸形象的需要,更是實現口岸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市口岸辦采取『雙優先』措施,為阿穆爾氣體處理廠項目實行『優先登船,優先放行』工作制度;延長工作時間。在口岸明水期,全天增加工作時間三個半小時,有效解決夏季高峰期驗放時間不足問題;解決難點問題。加大對俄協調,有效解決因俄方查驗環節復雜造成中方旅客出入境速度慢問題,冬季運輸期每天車輛驗放速度由原來的50餘輛增加至230餘輛,最高日出入境車輛達246臺;更新運輸工具。口岸辦協調交通運輸部門更換245臺新型運輸車輛,有效解決客貨高峰期交通運力不足問題,客貨運輸保障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