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聚焦大慶市『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
2019-03-25 10:23: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巍荊天旭李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龍鳳區龍鳳鎮前進村未拆除前佔地600畝棚室全景。

  龍鳳區龍鳳鎮前進村佔地600畝的大棚房拆除後場景,共拆除101棟平房、100棟溫室、253棟冷棚。

  讓胡路區和問題『大棚房』主體算清政策賬、感情賬、經濟賬,專項清理整治攻堅克難一往直前;龍鳳區向陽村『餐飲一條街』53棟開在暖棚裡的飯店拆除乾淨,前進村整理2000畝耕地達到耕種狀態,英勇村1400畝四大種植園規劃正在落實。

  近3個月來,大慶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將『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上昇為『一號工程』,以『鋼牙啃硬骨頭』的狀態抓好推進落實,全面完成了5475個問題『大棚房』的清理整治。其中I類、II類全部在2018年12月15日前完成整治,III類中除符合政策緩拆,全部在今年3月10日前完成整改,向黨中央和省委交上了合格答卷。

  切實提高站位扛起政治責任

  大慶『大棚房』問題突出,情況十分特殊而復雜。全市有各類棚室7.6萬棟,面積10萬多畝,而且分布廣、問題存量大、情形特殊,主體多元化、權屬特殊。全市問題『大棚房』5475個,佔全國已發現『大棚房』問題總量的近3.3%。

  『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大慶市委市政府持續攻堅克難。先後12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密集召開工作推進會、問題分析會、維穩專題會和發展謀劃會研究部署。市委書記韓立華6次深入『大棚房』拆除現場調研指導,市長何忠華多次深入基層調研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整治部署一抓到底。

  堅持市、縣(區)、鄉(鎮)、村四級書記帶頭抓整治,市委統攬全局、牽頭抓總,建立書記任組長、市長專題抓、常委包縣區的專班工作機制。縣區委書記、縣區長全部深入一線指揮,帶頭包保重點鄉鎮、重點村屯、重點棚戶。

  實行『每日一報、每日一會』制度,由市級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牽頭會商解決突出問題,確保事不過夜。市級領導逐縣區循環現場辦公,沈到一線、深入群眾,聽取訴求、化解矛盾。

  市委市政府派出督導組駐紮縣區,同步檢查、同步驗收、同步銷號。市級主管領導深入重點區域現場辦公。市紀委對26名行動遲緩的乾部和單位負責人進行談話提醒。3月12日至17日,市政府督查組開展『回頭看』,進一步強化整治成效。

  精心組織推進確保真拆實改

  完善舉措、創新招法,自拆與助拆相結合,重點推行『七拆』。

  摸排基礎情況據實拆。縣區拉網排查,逐棟清查、逢棚必進、一棚不落。衛片技術排查,對可疑點位逐點逐塊實地核查。第三方專業排查,對縣區排查結果進行復核復查。信訪線索排查,累計排查群眾舉報線索和信訪案件52個,均得到妥善處理。匯總排查結果,建立合同、問題、整改三類臺賬,確保每拆一棟都有理有據、合法依規,經得起檢驗。

  『五個講清』動員群眾拆。組隊到村入戶進棚,講清中央要求、國家法律、省裡政策、整治標准、態度決心,最大限度征得問題『大棚房』主體支持。

  明確時間節點集中拆。倒排時間,年前乾到農歷除夕、年後正月初七復工,最緊張時段人停機不停,全天作業超過18小時,日最高拆除量達278個。

  緊盯重點難點依法拆。堅持『先大後小、由點及面』,把上級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龍鳳區、讓胡路區作為整治關鍵點和突破口,最短時間內徹底拆除了69號大棚、小江南、劉一鍋等一批非農設施『典型』,消除其他主體等待、觀望、拖延思想。

  制定獎補政策鼓勵拆。市財政列支專項獎補資金3.5億元,對拆除二層看護房和在2月3日、2月20日、3月10日前拆除單層看護房的,分別給予不同額度獎補,加快拆除整治工作進展。

  聘用專業隊伍幫助拆。聘請專業施工隊伍協助願意拆除但無法自行拆除的主體,並對拆除全流程、全過程留痕留影。整治整改最緊張時段,700多支隊伍、8000多人次、2800多臺設備同時施工,做到非農設施拆除淨、建築主體拆除淨、建築垃圾清運淨、污水雜物處理淨、拆除區域露出原土層。

  多方力量協同穩定拆。切實把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不厭煩不畏難

  打贏清理整治攻堅戰

  『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大慶各級黨委政府不厭其煩、不畏其難,群策群力、千方百計打響『攻堅戰』。

  讓胡路區是問題『大棚房』的高頻區,僅銀浪牧場就有664棟。棚室經營主體李彥英是肇東農民,家裡多人患病,看護房超標110平方米。銀浪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立軍上門做工作,李彥英不讓進,隔著柵欄說過激的話。經過十幾次反復溝通交心,取得信任後張立軍講明國家政策和棚室產業的『錢景』,還送去衣物,幫助銷售棚室裡的小菜。消除了火氣怨氣,『心結』也隨之開釋,2月28日,李彥英簽訂協議,拿到獎補金。3天後,看護房『縮身』為40平方米。

  讓胡路區農業局耿彬告訴記者,春節前區裡組織40多家企業和區直部門,為問題『大棚房』困難主體獻愛心,送去學費、生活用品、建材等,大家還紛紛掏腰包購買棚室裡的果蔬。『我們千方百計做工作,收獲了信任和理解,清理整治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龍鳳區問題『大棚房』數量多,處在清理整治行動的『風頭浪尖』。龍鳳鎮前進村有佔地問題的建築物166棟、暖棚冷棚1270多棟,僅3名經營者就佔地2450畝,整治任務艱巨。龍鳳鎮副鎮長、前進村黨支部書記張學率先垂范,主動拆除自家棚室二層看護房的二樓,帶動全村僅1月9日一天就拆除12棟。為照顧被拆除『大棚房』的棚室經營者梁仁,村裡給他一家買來板房住用。英勇村村委會出資30萬元,為拆除看護房的棚室業戶購置了20個板房。向陽村53棟開在暖棚裡的飯店全部拆除完畢。

  強化政策引導復墾復耕規劃忙

  被佔土地的復墾復耕工作緊鑼密鼓。前進村2000畝地已達到耕種狀態,其餘土地3月末達到耕種狀態。記者在一棟棚室裡看到,日本鋼蔥幼苗『發育』良好,不久將移植到整理出的大田裡。張學告訴記者:『借清理整治之機,400畝鋼蔥在村裡紮根了,每畝淨收入至少3000元以上,還要建加工廠。』英勇村已規劃中草藥、鮮花、香瓜、草莓4個種植園,面積1400畝。『草莓大姐』樊淑香說:『我種草莓年收入15萬元。發展棚室經濟沒有錯,我還要擴大生產規模。』向陽村村支書馬學路說,村裡正在做棚室經濟發展規劃。

  在推進清理整治的同時,大慶統籌考慮、系統研究部署果蔬產業發展的全局性、方向性、政策性問題,編制完成2019~2021年果蔬產業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建設5條特色果蔬產業帶,今年落實種植面積65萬畝,果蔬產量可達35億斤,到2021年總規模突破100萬畝;集中培育15個棚室生產園區,已申報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3個、落實種植面積1.5萬畝;延伸謀劃3條果蔬精深加工產業鏈,今年列入全市百項謀劃招商行動的億元以上果蔬加工項目5個;加快構建『1+N』果蔬產銷體系,新建1個市級果蔬集散中心,建設3個公益性果蔬批發市場,設立15個產地交易市場,培育300個專業合作社和生產大戶,帶動和助推棚室經濟提檔昇級。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