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訊 記者在24日召開的市委深化地方機構改革工作小組會議暨市委編委會議上獲悉,此次會議共審議通過了30個市直黨政機構『三定』規定,自此,佳木斯市45個市直黨政機構『三定』規定已全部審議完畢。同時,佳木斯市各縣(市)區也於24日前全部完成了『三定』規定制發審批工作,標志著佳木斯市新一輪機構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
『三定』主要指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
在本輪機構改革中,佳木斯市堅持以優化協同高效為目標,高標准制定『三定』規定,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優化機構職能配置,實現權責統一。『三定』規定是機構改革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部門運行和依法履職的基本依據,是機構改革工作必須緊緊抓住的『牛鼻子』。改革中,佳木斯市堅持『權責法定、權責一致』的原則,按照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的要求,重新界定和明確了部門職責分工。在全面梳理部門職責過程中,要求各部門對增加、減少及與原『三定』規定表述不一致的事項逐一提供法律法規規章依據,並根據法律法規規章修訂以及部門職責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權力清單。通過制定和完善部門『三定』規定,理順部門職責關系,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確保了部門間運轉順暢。
二是強化內部職責整合,全面推行大科室制。佳木斯市以機構改革為契機,要求各部門
按照機構優化整合和大科室制改革的要求,嚴格控制內設機構數量,優化內設機構設置。內設機構原則上與省對口部門實行『一對多』,『一對一』屬特例。要求各單位大力清理和整合職責交叉、重復設置、分工過細、人員偏少、工作量小的內設機構。據統計,本輪改革,市直各部門內設機構數量大多數控制在15個以內,最多不超過25個。改革前全市黨政部門內設機構總數610個,本輪改革核定497個,減少18.5%。改革前各部門共核定正科級領導職數799名,本輪改革核定661名,減少17.3%。
三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做到黨務乾部全覆蓋。佳木斯市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相關職責明確寫入『三定』規定職責部分。在『三定』規定中明確行政正職兼任黨組書記,並對教育、衛生等6個市直較大部門設置了黨組副書記,加強對直屬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領導。同時,對各部門黨組織中設置機關黨委的,配備了專職副書記,對設置黨總支、黨支部的,配備了專職黨務乾部。實現了專職黨務乾部配備全覆蓋。
四是科學制定核編標准,提高編制使用效能。在編制核定上,佳木斯市堅持以工作職責和任務量為審核標准,以職責定科室,以科室核編制,采取『職數+基礎編制+增幅編制』方式來計算部門編制,科室以3人為基數設置,根據科室承擔主要職責數量、管理幅度和深度,適度增加1至2人,形成4人以上為主體的科室結構,通過明確科室編制分配數,最終測算出部門編制總量,做到了編制分配與職責相匹配。並在保證各部門工作運行基礎上,重點保障新組建部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部門用編,實現編制資源基礎性作用和激勵性作用的有機結合,從源頭上解決編制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下一步,市直各部門將以新『三定』規定為指導,加快內設機構職能調整,優化乾部隊伍建設,釋放佳木斯市黨政機構改革整體效應,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體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