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記者 葛金鑫)28日,向陽山革命公墓主任劉洪斌忙碌中感慨,向陽山殯儀館裡寄存的9000多個骨灰盒,長期沒有親屬過問,最久的快和殯儀館同齡了,近50年。殯儀館也曾多方聯系其親屬,均無果,要麼無法接通,要麼提示打錯了,甚至有的聯系方式還是傳呼機。
超期骨灰盒問題,一直是殯儀館工作的難點。哈平路殯儀館建於1964年,是哈市第一個國家一級殯儀館,現有兩個寄存樓和一個平房寄存室,總寄存面積不到三千平米,最多可存放骨灰10萬盒,寄存壓力非常大。按照規定,骨灰寄存一次交費最長可寄存5年,到期後需主動續費,超期半年不辦續存手續的,將被視為『無主骨灰盒』。由於寄存空間就十分緊張,超期20年以上的4000多個常年無主骨灰盒只好被工作人員下架,搬到地下室存放,盒挨盒、盒摞盒佔滿了5個房間。
哈平路殯儀館館長單路表示,其實骨灰寄存的費用並不高,骨灰寄存架設單人、雙人、普通、高檔共四個寄存檔次,寄存價格也相應有低有高,單人的每年的寄存費用在20元到150元之間,雙人的則在40元至300元之間。目前哈平路殯儀館現已寄存了9.2萬多個骨灰盒,已寄存的骨灰盒中,大約6500多個長期沒有親屬理會,約佔7%左右。長期沒有親屬理會,指的是三年以上沒有續費,沒有親屬前來祭掃。這些被親屬遺忘的骨灰盒,多數已經存放10年左右,時間最長的已有近30個年頭,快和殯儀館同齡了。同時,這些骨灰盒總欠寄存費已達150萬餘元,平均欠費230元左右。這還不包括4000多個徹底失聯的無主骨灰盒。


據介紹,哈爾濱市市屬殯儀場館擁有骨灰寄存服務的共有5家殯儀館,除了哈平路殯儀館、向陽山革命公墓外,還有松北殯儀服務中心和平房殯儀服務中心都有骨灰寄存業務,欠費骨灰盒也佔比在10%左右。就連成立最晚的天河園殯儀館在13年間,也有2000多個骨灰盒無人祭奠,佔比也達9%。據統計,5家殯儀場館的欠費以及無主骨灰盒總計已達27500多個,佔比接近15%。
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的業務人員介紹,以前網絡還不發達,填寫家屬信息的時候多數是手寫,且很多信息已經陳舊,多年沒有更新。當初填寫的親屬家庭地址、電話號碼等,隨著後來的舊城改造、搬遷、換電話等原因而無下文。
工作人員說,『盡管這些被遺忘的骨灰盒暫時還放得下,但長此以往,殯儀館總有一天不堪重負。這些骨灰盒,該怎麼處理?我們不敢擅自處理,一旦親屬哪天來找,沒法交代。』骨灰不同於其他的物品,寄托著親人對逝者的思念和尊重,隨便處理不妥,萬一家屬回來尋找,容易產生誤解,所以多數殯儀館從未進行過處理,但這樣放著並非長久之計,不僅造成殯葬資源的被佔用,也是對死者的不尊重,給殯儀館的管理帶來很大難度。
殯儀館存放骨灰屬於有償服務,現在哈爾濱骨灰寄存費最低每年僅20元,寄存人應按規定繳費、續費,殯儀館負有妥善保管義務。多年沒有交費的喪戶已構成違約,但出於人性化角度考慮,目前哈爾濱市各個殯儀館的這些超期盒骨灰還在被保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