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開發"三品一標" 農業向綠色『大廚房』挺進
2019-04-01 09:48:02 來源:大慶網  作者:卜憲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放天養的野生魚『游』進京城;農家肥種出的小麥、水稻獲得了『綠標』……當這一組組畫面濃縮在筆尖,我市農業正向生態、有機的綠色『大廚房』挺進。

  前不久,記者在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理念,以實現省委『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的戰略任務為目標,深入開發『三品一標』的深度和廣度。

  播『綠』色種,收『金』色谷

  種『綠色』農作物,不但能賣出去,還能賣上一口好價。嘗到了甜頭的村民,今春都躍躍欲試。

  石磨面粉,近兩年在我市開始走俏,一小部分村民開始由幾畝地的試種,到幾十畝乃至上千畝的大面積種植,給『綠色廚房』扛進了優質的『面袋子』。

  林甸縣鶴鳴湖鎮的姜彥濤,種了3年的小麥,種出了『賣點』,今年他還要種5000畝的綠色小麥。據姜彥濤講,他家種的是紅麥和黑麥,從種到收,不噴農藥,不上化肥,用的是秸稈有機肥,人工除草。收獲後的小麥用石磨研磨,為的是保留小麥原有的營養和麥香味。這種綠色的種植方法,畝投入要達到700元,去除各種費用,一畝地能掙300元。

  『別小看這300元,走的是量,5000畝地能純掙150萬元。』姜彥濤說,他家種的屬於北國冰麥,一年一茬,口感好。目前,小麥已闖進南方10餘個大中城市。

  稻米,怎樣種纔『綠色』?據杜爾伯特縣大拉哈圖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金晶講,春種時選的是優質稻米,上的是牛糞和羊糞拌的農家肥。用的是嫩江活水,生病幾率很少,不生病就不會噴農藥。而不上化肥的稻田,有著濃郁的米香味,賣出的價格是普通水稻的一倍以上。合作社去年收獲的80萬斤稻米,目前已所剩無幾。今春,合作社將種2000畝『綠色』水稻。

  在我市,不僅姜彥濤、金晶在綠色生態種植上有成效,去年全市『三品』基地種植面積發展到620萬畝。2019年,全市將新增『三品一標』認證個數力爭達到20個,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230萬畝。

  『肉架子』貼上『綠色』標簽

  在向『綠色廚房』搬運農產品的路上,我市不僅種植業可圈可點,養殖業也風生水起。

  肇州縣境內的『一口豬』生產基地,按照綠色食品的要求,在遠離居民區3公裡的范圍內,建造人畜分離的養殖基地,進行智能化養豬。在這裡,每一頭豬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全程的文字記錄,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從而實現了綠色養豬的可追溯性。

  據基地的負責人講,每頭豬出生時都要進行疫苗接種,飼喂全過程不用抗生素等藥物,飼料用的是國家認證的綠色食品飼料。良好的養殖環境,使『一口豬』實現了線上、線下交易。如今,『一口豬』旗艦店在大慶就有10餘家。不僅如此,生豬經過屠宰分割後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10多個大中城市。

  綠色生豬企業紅紅火火,我市的魚類產業,也為綠色『大廚房』源源不斷地運送貨物。位於杜爾伯特縣的連環湖靠的是人放天養。這裡,有天然水面83萬畝,每年的開江時節和中秋節,是捕撈的旺季。今年,公司能產出1000多萬斤的魚,品種有40多個。其中,有多個品種獲得有機食品標簽。

  據了解,我市養殖業打造了以肇州『一口豬』、興和科技為龍頭的畜禽加工,連環湖、石人溝為龍頭的魚類生產等食品產業集群,向綠色『大廚房』輸運綠色、有機的農產品。

  質量監管不打折

  綠色『大廚房』,離不開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肉架子……

  人們的每日三餐,怎樣纔能安全無污染?

  『安全農產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采訪中,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三品』質量監管,是打造綠色『大廚房』中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市『三品一標』已發展到567個。現有53家有機、綠色食品企業都進駐了黑龍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並按照相關要求對企業信息進行了及時更新。

  我市在加強農產品『三品一標』質量安全監管上,對本地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資市場及『三品一標』獲證企業,出動執法人員,重點檢查是否有違規用標、超范圍用標等行為,以及企業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記錄、加工、儲存。

  市農業農村局綠辦主任馬忠慶說,所謂『三品一標』,就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今年我市將深入開發『三品一標』產業的深度和廣度,繼續抓好質量監管。一是認真把好認證質量關。嚴格執行『三品』產品認證標准,規范審查評審。二是嚴格執行綠色食品企業年檢制度。三是聯合有關部門采取隨機檢查的方式,做好生產資料和投入品的監督檢查工作。四是做好『三品一標』專項檢查工作,把檢查工作常態化,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五是完成好我市所有『三品』企業進駐黑龍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工作,及時更新應該公布的內容,『三品』企業要實現二維碼信息追溯,進一步完善『三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