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自閉癥有征兆家長三種態度是誤區
2019-04-03 11:14:01 來源:生活報  作者: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4月3日訊 2日是第12個『世界自閉癥日』。數據顯示,自閉癥的患病率從2000年的0.67%上昇至目前的2.47%。我國最新的自閉癥患病率報道已達1%,患病人數可能逾千萬。作為我省兒童自閉癥領域的專家,哈醫大一院兒科主任徐向平教授每次出診都能遇到自閉癥患兒,最近一次出診,她接診了三例患兒,家長們所持三種不同的態度令人深思。

  不敢查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說話媽媽以為是『說話晚』

  女孩彤彤(化名)三歲七個月大,『一歲半的孩子都會說媽媽、爸爸了,可彤彤什麼都不會,而且你叫她,她也不理你。』彤彤的奶奶發現了孫女的異常,但在媽媽看來,彤彤只是說話晚,大一點自然就會了。然而,直到兩歲,彤彤仍然不會說話,甚至連『啊』都不會叫,也不和人親近。家裡人想要抱抱親親她,她會使勁躲。家人雖然意識到不對勁,但遲遲不敢去醫院。最近,奶奶一個人偷偷帶彤彤找到徐主任,經檢查,彤彤患有自閉癥。『在門診,經常能遇到這樣的孩子,家人很早就發現異常,但因為害怕面對診斷的結果,遲遲不敢就診。』徐向平主任說。

  不接受哥哥是正常孩子媽媽不相信弟弟有自閉癥

  哈市趙女士(化名)是個細心的媽媽,早在二兒子小偉(化名)六七個月大時,她就發現有些異常,『這孩子逗不笑,吼不哭,不喜歡和媽媽親近。』小偉一歲時,趙女士抱著孩子來到醫院就診,當她聽到『自閉癥』這三個字時,腦海中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小偉的哥哥是正常孩子,弟弟怎麼可能得這病,醫生就嚇唬人!』對於醫生讓孩子及早進行康復訓練的建議,趙女士頭也不回地走了。一年後,趙女士再次抱著小偉來到醫院,哭著找到醫生,『小偉兩歲了還不會叫媽媽,幾乎從不和她交流,她的心都要碎了。』

  『小偉的媽媽代表了自閉癥患兒家長的另一種態度,他們能發現異常,及早去醫院就診,但是卻不相信醫生開出的診斷。』徐主任說。

  不注意女孩3歲能認全字母數字卻無法和人交流

  在周圍人眼中,4歲的熙熙(化名)是一個特別的孩子,她不到三歲就認識所有的數字和英文字母,而且對各種顏色也記得很清楚,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孩子卻無法和人正常交流。在徐向平主任診室就診的45分鍾時間裡,熙熙就沒有老老實實地坐下來一次,全程都在亂跑亂叫,嘴裡說著別人無法聽清的話。『孩子在幼兒園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兒嗎?』面對徐主任的提問,熙熙的家人肯定地說『會』,而且還帶來了一段孩子在幼兒園的視頻。但是視頻裡,熙熙雖然和小朋友在一個房間裡,但她要麼一個人在一旁安靜地玩,要麼其他小朋友看書,她滿屋子亂跑,和老師以及小朋友並沒有語言交流。

  『自閉癥孩子的發育往往是不均衡的,他們在視覺上沒問題,但是在語言、交往方面的發展是不足的。家長有時只會關注到孩子好的方面,卻忽略了不足,因而延誤了診斷和乾預。』徐主任說。

  自閉癥目前無法治愈早發現早乾預很重要

  專家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飲食療法、營養神經療法、排毒療法等能夠減緩自閉癥的癥狀。『自閉癥的病因不明,目前尚無法治愈,早發現、早診斷、早乾預尤為重要,3歲以前開始乾預效果最好。這也需要家長接受事實,因為讓家長參與康復治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徐主任說。『康復訓練的目的不是要單獨教會他們某一項技能,而是讓他們學會溝通的方式,把自己的需求告訴給別人,建立起有效的溝通。』

  這些自閉癥征兆要警惕

  1、六個月或更大時,孩子還沒有大笑,或做出其他快樂的表情。

  2、九個月或更大時,孩子還沒能與其他人分享聲音、笑容或其他面部表情。

  3、十個月大時,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還沒有反應。

  4、一歲大時,孩子還沒有做出與外界交流的手勢,如指東西,給父母看東西,伸手拿東西,或揮手。

  5、十六個月大時,孩子還沒有語言。

  6、兩歲大時,孩子的語言中還沒有出現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組成的有意義詞組。

  7、任何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或社會互動能力出現退化現象。

  8、不看人、不理人、不指點是自閉癥嬰幼兒早期的征兆。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