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訊 惠風和暢,抬頭望去,是一片明媚的藍天;碧水泛波,放眼四顧,是怡人的花紅綠柳。這裡就是齊齊哈爾,一個在改革開放中不斷闊步前行的城市,一個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為百姓打造一座生態文明宜居的城市。
一直以來,齊齊哈爾市堅持把綠色、生態發展擺在重要位置,經過不懈努力,城鄉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觀,宜居宜業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轟轟烈烈開展的污染防治攻堅中,齊齊哈爾市不斷強化監管,勇於開拓創新;在中央環保督查整改期間,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多措並舉積極推進,截至2018年底,齊齊哈爾市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移交的信訪案件辦結率達94.4%。
天空藍空氣新——
大氣污染防治成效斐然
『咱家的空氣質量那是沒話說,打開窗戶就能看見藍天,尤其是清晨和雨後,那叫一個清新』;『沒想到鶴城的空氣這麼新鮮,尤其是這天,湛藍得真迷人』。無論是鶴城百姓,還是異地游客,藍天已然成為鶴城的一張閃亮『名片』。
2018年,齊齊哈爾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為338天,達標率為94.15%,較去年同期增加6.27個百分點。藍天白雲得之不易,由於歷史原因,齊齊哈爾市許多工業區與居民區混合,排放的工業廢氣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齊齊哈爾市給這些企業下達了限期治理通知,並全力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治理工業廢氣污染。重點企業按期完成限期治理後,多年籠罩在空中的『紅龍』、『黃龍』、『黑龍』、『灰龍』消失了。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得到了改善,群眾自然喜笑顏開,齊齊哈爾市更在全省工業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介紹了經驗。
2007年,在中心城區建設了一座熱電聯產工程項目——黑龍江華電齊齊哈爾熱電有限公司,標志著齊齊哈爾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013年,中心城區再一次進行小鍋爐房撤並整合,建設大型集中供熱熱源,淘汰燃煤小鍋爐,並配備了高效除塵、脫硫設施,實施了污染集中治理。為解決工業熱源更新改造問題,齊齊哈爾市要求大型機械加工企業開展熱源改造,不僅提高了工藝水平,改變了企業面貌,也減少了對城市的大氣污染。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以攻堅克難的推進舉措落實各項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在中心城區設立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穩步推進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工作,並超額完成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濃度排放,富拉爾基發電廠1-6號機組實現超低排放,較省政府要求的2019年完成燃煤電廠改造任務提前一年。加強高污染排放車輛管理;大力推進秸稈禁燒的落實;持續不斷地推進防霾治污措施,並率先在全省構建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格局。
水域淨河流清——水污染防治不斷深化
嫩江,我們的母親河,在80年代初期,最基本的防治方法就是建設污水治理設施。為更好地保護嫩江,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決策,改建齊齊哈爾氧化塘,使其在防治嫩江污染上充分發揮作用。經過兩年的緊張施工,該工程搶在1988年嫩江特大洪水到來之前竣工,並經受住了特大洪水的考驗,新華社當年刊發文章:《我國最大的污水處理工程在齊齊哈爾建成》。2003年以來,齊齊哈爾市陸續新建了16家城鎮污水處理廠,並做到了縣級污水處理全覆蓋。
2017年開始,齊齊哈爾市又開始對縣級污水處理廠進行一級A提標改造,有效降低了污染物入河量。
在持續治理工業水污染中,齊齊哈爾市徹底改變了一些企業只求經濟效益,不顧環境效益的資源觀,促使電力、化工、造紙、制糖等行業的用水大戶實施技術改造,建設節水治污系統。相繼開展治污淨水專項行動,全面排查嫩江流域及支流沿岸涉水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畜禽養殖污染、生活污水及垃圾清理等問題,加強嫩江冰封期、汛期的水環境管理。
多年來,齊齊哈爾市陸續對市級、縣級、鄉鎮及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進行劃分,並開展保護區環境狀況評估。積極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推進保護區標志、隔離防護設置、環境整治等工作,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取得實質性進展。
樹木多設施齊——城市環境更像公園
聯通大道上的樟子松高傲挺拔,新機場路上的白樺叢整齊列隊,中華路上的綠籬郁郁蔥蔥。如今走在鶴城的大街小巷,婀娜多姿的花草樹木總會映入眼簾,市民不禁感嘆『家鄉儼然變成了一個花園城市。』
風景如畫的城市環境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實施的『綠地工程』,不僅僅是大面積增綠,齊齊哈爾市把搞好城區綠化作為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的首要任務和根本舉措。2009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三年綠化龍江大地』的戰略部署下,齊齊哈爾市的綠化建設一年一個新變化,一年一個新臺階,2009年至2015年,新增綠地面積130多公頃。2017年,全市園林綠地面積5390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為39.3%;公園個數21個,公園面積615公頃。
在街路綠化上,齊齊哈爾市新建並完善了各個出城口、機場路、水師路、西園街等數百條道路綠化,並在主要街路的商服網點門前破路植樹。以找點植樹、見縫插綠、退房讓綠、街角造綠為街路綠化的重點,栽植大量的樟子松、雲杉等常綠樹種,著力體現簡約、明快、大氣的北方園林風格。新建陽光文化、曙光、濱江、冬韻、冬霜、長庚等公園游園和街頭綠地,並對舊住宅小區通過拆牆透綠、拆房還綠、拆違建綠、裸地覆綠等綜合性措施,進行了增綠量的綠化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