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馬駿紀念館:信仰的火種在這裡傳遞
2019-04-09 10:00:32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關微 邸蘭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9日訊 4月的雪城,草木萌發。在寧安市帶狀公園中,蒼松翠柏掩映下的馬駿紀念館更顯莊重肅穆。清明節,來這裡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深切緬懷這位播撒信仰火種的革命先驅。

  馬駿紀念館1995年8月落成開館,建築面積1448平方米,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鄧穎超生前為紀念館親筆題寫館名,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紀念館主要分為三個區塊:一是陳列區(三層仿古建築);二是以國旗為中心的活動廣場;三是館捨南部臨江的國防知識教育露天陳列區。紀念館通過實物、創作畫、大型燈箱畫、照片、圓雕、浮雕、沙盤、仿真人場景、文獻片、題詞等生動翔實地再現了馬駿烈士的革命生涯。

  馬駿,又名馬天安,回族,天津覺悟社創始人之一,著名的愛國學生運動領袖,中國革命的先驅。五四運動中,他是京津地區的主要青年領袖之一,他與周恩來、鄧穎超等20多名進步青年共同創立了革命進步團體『覺悟社』。1922年,他回到家鄉寧安,組建了東北地區第一個中共黨組織『寧安黨小組』,從事地下工作。1927年,白色恐怖籠罩大江南北,正在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研習的馬駿毅然受命歸國,但不久被奉系軍閥拘捕,1928年英勇就義,年僅33歲。

  馬駿光輝而短暫的一生,始終堅守著一個時代先鋒忠貞不渝的信仰。為了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這位革命先驅,馬駿紀念館籌備制作的三維網絡虛擬展館(單機版、網絡版、手機版和vr版),將於今年10月正式為公眾提供免費下載服務。屆時馬駿紀念館的基本陳列和部分臨時展覽將實現公共網絡共享,全國人民足不出戶就能走進馬駿紀念館。

責任編輯:李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