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常邦義」烈士,很可能是我的哥哥』
2019-04-09 10:00:32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張明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9日訊 清明前夕,《牡丹江日報》攜手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全面啟動尋找牡丹江籍烈士後人公益活動。4月8日,家住磨刀石鎮的常幫興老人致電本報:『那位名叫「常邦義」的烈士,與我哥哥常幫文,很有可能是一個人。』

  清明節前夕,《牡丹江日報》攜手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全面啟動尋找牡丹江籍烈士後人公益活動。經初步整理,平津戰役紀念館內牡丹江籍的首批烈士名單包括:

  宋田和,犧牲年齡24歲,部隊番號特殊司令部,時任排長,入伍時間1945年,犧牲時間1949年;

  金光和,犧牲年齡21歲,部隊番號12師炮兵營,時任戰士,入伍時間1946年3月,犧牲時間1949年1月;

  孟桐安,犧牲年齡28歲,部隊番號特司工兵1團7連,時任戰士,入伍時間1947年,入黨時間1948年,犧牲時間1949年1月;

  郭珍,犧牲年齡18歲,部隊番號炮2師31團7連,時任戰士,入伍時間1948年4月,犧牲時間1949年1月;

  常邦義,犧牲年齡30歲,部隊番號炮2師31團7連,時任戰士,入伍時間1947年8月,犧牲時間1949年1月;

  鄭昌松,犧牲年齡31歲,部隊番號炮2師31團7連,時任戰士,入伍時間1946年2月,犧牲時間1949年1月。

  4月8日,家住磨刀石鎮的常幫興老人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喜報》和一份《烈士證明書》。在喜報上寫著,『牡丹江省穆棱縣磨刀石,貴子弟常幫文同志自參加我軍以來,一貫努力為人民服務深得全軍嘉許,尤以最近在天津戰斗英勇果敢,經評定立一大功,特此報喜並致賀忱。落款: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司令政治部』。而在《烈士證明書》上標明:常幫文同志在解放戰爭中犧牲,被評定為烈士,犧牲時間地點:1949年1月,天津。

  對此,常幫興老人告訴記者,多年來,他一直尋找哥哥的犧牲地,看到《牡丹江日報》尋找烈士後人的報道後,感覺那位名叫『常邦義』的烈士,與哥哥常幫文的很多信息吻合。隨後,記者將常幫興老人講述的情況,轉至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組,待與平津戰役紀念館進一步核實。

  尋找烈士後人,是一項光榮的使命,是一種責任的擔當,如果您有這些革命烈士後人相關線索,歡迎聯系牡丹江日報或頭條尋人(電話:0453-6278071、010-58341776)。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