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訊 瓷磚、手池、馬桶、熱水器,看著新修的洗衛一體洗手間,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前進村村民徐景武喜笑顏開。這個全新的室內廁所造價9000元,市縣財政補8500元,他只掏了500元。
近年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傾心傾力辦好各項民生實事。2018年,該縣實施農村改廁、天然氣入戶、中小學食宿改造、完善醫療服務網絡等重點民生項目28個,支出22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6%,民生事業翻開新篇章。
廁所革命:『小廁所』刷新『大民生』
『一個深坑兩塊板,三尺石牆圍四邊。夏天臭氣能熏天,冬天冷風心裡鑽。』旱廁是堵在農民心裡的痛,『小廁所』關乎『大民生』。
近年來,杜爾伯特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積極推進農村環境治理。2018年,該縣因村制宜,在條件較好的村開展試點,梯次推進『廁所革命』。前進村改廁目標是當年完成300戶,每戶室內廁所的建設標准是2.5平方米,造價9000元,其中市縣財政補助8500元,農戶只需自掏500元。為達到環保標准,村裡采用化糞池與排污池分離的排污處理方式,利用市鄉村振興項目資金35萬元購買了吸污車,污水池3個月清理一次,化糞池1年清理一次並直接還田。東胡吉吐莫村改廁戶均投入12500元左右,政府補貼12000元,農戶自籌500元。采取管網措施進行排污處理,橋東橋西分別建設日處理能力15立方米的污水處理站,糞便污水從戶管道匯入主管道,流入污水處理站淨化處理。
據悉,實施『廁所革命』的兩個試點鄉鎮計劃投資1011萬元,改廁600戶,實施天然氣入戶260戶。鋪設污水處理管網主管線7000延長米,入戶管線6700延長米,建設檢查井257座。旱廁改水廁,讓『方便』的事更方便,補齊農民生活品質短板。
2018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投資9830萬元,實施鄉村振興試點項目50個,涉及2個鄉鎮、53個自然屯。至2020年,計劃每年改廁2個村。其中,今年計劃改廁500戶,明年計劃改廁600戶。
燃氣入戶:告別『扛罐上樓』時代
『我住的小區天然氣入戶工程正在收尾,不久就能用上安全、方便、環保的管道天然氣了。』泰康鎮南湖東郡小區居民丁偉告訴記者,隨著老舊小區天然氣改造工程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告別『扛罐上樓』時代。
通過政府招商和相關政策支持,2010年,大慶奧德燃氣有限公司進駐杜爾伯特,拉開城鎮管道燃氣入戶工程大幕。2018年,天然氣入戶被縣委縣政府列為督辦的大事實事。
加速天然氣長輸管網互聯互通。2017年實施的奧德天然氣長輸管線及壓縮母站項目總投資1.2億元,計劃建設日壓縮能力3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壓縮母站一座,鋪設高壓管線42公裡,日供氣30萬立方米。高壓管線2017年12月完成鋪設,壓縮母站2018年8月初開工建設,預計今年6月末竣工,待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分輸站建設完畢,今年7月初通氣投產。
城鎮天然氣入戶穩步擴面增量。鼓勵燃氣企業同新建樓盤企業合作,提前鋪設天然氣管道,同時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天然氣管線改造工程。2010年以來已累計投資5500萬元,完成城區20公裡中壓管網、22公裡庭院管網敷設,覆蓋泰康鎮18個新建小區,完成27個老舊小區改造。2018年完成戶內安裝13500戶,其中8000戶居民用戶已使用,日供氣量1萬立方米。
農村改氣工程初見成效。2018年深入開展天然氣入鄉入村試點,一心鄉前鋒村、胡吉吐莫鎮東吐莫村天然氣入戶工程穩步推進,總投資723.6萬元,建設主管線25.5公裡、入戶管線12.3公裡,711戶農戶全部用上安全節能環保的天然氣。
學校食宿:讓孩子安心家長放心
不斷深化教育、衛生領域綜合改革,全面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學有所教、病有所醫持續取得新進展。
2018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投入資金548萬元重點扶持普惠性幼兒園,改善辦園條件,建立學前教育網絡監控平臺。免費為43所民辦幼兒園安裝監控系統,學前教育機構聯網率達100%。投資360萬元,面向全縣1263名農村校外住宿生實施中小學食宿改造工程,改造13處學校食堂宿捨8000餘平方米,新增床位、餐位300個,接收校外住宿生667人,其餘596名學生在外住宿問題今年全部解決到位。
為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杜爾伯特建立分級診療配套機制,將群眾首診需求合理引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時努力提高醫保保障水平。201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1%,人均籌資標准提高到700元至910元。積極探索按病種、按人頭付費等為主的付費方式改革,科學合理測算和確定付費標准,居民個人醫療支出比重持續下降,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2018年,蒙古族醫院主體建成,婦幼保健院如期投用,人民醫院、中醫醫院與北京協和等外埠醫院合作不斷深化,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落實。加強三級醫療共同體建設,到2020年實現縣域內橫向互聯、縱向貫通、城鄉一體的醫療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