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知漢麻產業『曲中意』 奏結構調整『新樂章』
2019-04-12 10:30:48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劉丹 王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2日訊 『統一購買種子、化肥和除草劑並且先墊付農資款,全程提供技術指導,組織解決在漢麻種植過程中所需的專用農機具,100%收購種植戶符合質量標准的產品……這賬有算頭,有算頭!』日前,已經前前後後幾次來到黑龍江恆源漢麻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洽談的寧安市海浪鎮農戶王學胥拿著《種植意向協議》反復地看,認真地算。

  『種纖維麻每畝收入能有513元到1041元,種籽麻每畝的收入是536元到956元,這可比種玉米強多了……』賬算細了,王學胥的心裡也愈發地亮堂起來,特別是在漢麻展廳他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情況後,仿佛看到了改種漢麻後的廣闊前景,這更讓王學胥下定了決心。『簽了簽了,今年咱不種玉米了,種漢麻了!』3000畝的《種植意向協議》裡裝滿了他對漢麻種植的期許。

  黑龍江恆源漢麻科技有限公司由恆豐集團和黑龍江省科學院合資成立。恆豐集團作為卷煙配套用紙全國龍頭企業,具有66年麻類造紙開發、企業管理、市場運作經驗。該集團計劃於今年10月建成投資7000萬元的漢麻初產品加工廠。與這樣『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的企業合作,農民們心裡踏實。

  『技術人員告訴我們,前茬為玉米、大豆、馬鈴薯和小麥的土地都可以種植漢麻,況且我們牡丹江有種植漢麻的天然優勢……』手攥著《種植意向協議》的王學胥高興地說,『要是我這3000畝土地都能順利種上漢麻,不愁技術、不愁銷路,不僅省心又能保證收益,還能改良土壤,我這心裡也就踏實了。』和王學胥一樣想要調整種植結構的農戶們對漢麻種植也很感興趣,他們當中有的還是種植玉米的『高手』,但考慮到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等因素,經過一番慎重考慮後,他們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漢麻種植的新領域一展身手。

  今年,牡丹江市加大對漢麻產業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為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提供引導,面向土地平整度和積溫均符合種植標准的海林市、寧安市推廣種植漢麻。目前項目已經完成今年計劃5萬畝種植土地的落實,並將陸續展開驗地等相關工作。牡丹江市將漢麻產業列為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培育壯大經濟新增長領域的重要舉措,堅定地走『以工補農』『以工富農』的道路,這將有利於牡丹江市逐步構建種植、造紙、紡織、食品、新材料、醫藥等領域漢麻全產業鏈條,打造我省乃至我國重要的漢麻產業集聚區。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