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愛國情 奮斗者】一位老共產黨員的無悔選擇——孟新
2019-04-15 18:42: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川 姜姍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5日訊(孫川 記者 姜姍姍)20世紀90年代初,孟新帶領一群離退休的老共產黨員和資深教育家、管理專家創辦了我國首批、黑龍江省首所民辦普通高校——黑龍江東方學院。26年光陰如梭,歷經一批又一批東方人的接續奮斗,一所現代化的民辦高等學府已經巍然屹立在美麗富饒的黑土地上,成為萬千學子的向往、黑龍江高等教育改革的標志性成果、龍江百姓的驕傲和自豪。

孟新。

  老驥伏櫪——東方人的初心與夢想

  1990年代以前,中國的大學教育始終是國有公辦的一統天下局面。民辦大學在社會上還是一個十分陌生的概念。由於教育資源有限,每年都有大量渴望讀書深造的學子被擋在大學的校門之外,大學夢幾乎是千家萬戶普通百姓共同的夢想。面對無數新生代學子的求知若渴,當時,在黑龍江省高等教育領域工作了幾十年並長期擔任省教委領導職務的老共產黨員孟新與幾位在我省高教戰線工作多年的老同事商議,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創意:我們這些人退休以後,創辦一所民辦大學,為黑龍江省和國家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闖出一條新的路子,為那些莘莘學子的成長成材鋪就一條通向未來的道路。就是憑借著這樣的夢想和追求,他們在當代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道路上留下了拓荒者堅實的腳步。

  1993年5月5日召開了『東方大學建校新聞發布會』,宣布學校正式成立。這是黑龍江高等教育歷史上一個新紀元的開端。一群已經為國家公辦高等教育事業奉獻了一生的老一代共產黨員、教育家又開啟了他們人生『二次創業』的艱難歷程。

  白手起家——東方人的創業與進取

  然而當年,剛剛誕生的黑龍江東方學院幾乎是一無所有——沒有校捨,沒有師資,沒有資金,沒有設備。辦一所大學所應該具備的那些最基本條件,東方學院都不具備,最初的校捨只能依靠租賃。孟新等校領導為擠出更多的房間用於教育教學活動,長期兩人共用一間辦公室。時至今日,學校領導每天都與教職工及學生同在一個食堂進餐,不搞特殊化。

  當年,以孟新同志為代表的東方學院創辦者群體深知建設一支屬於自己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大計。二十餘年來,他們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決心和毅力,從零開始,從『選育良種、培育幼苗』開始,采取各種措施,打造東方學院自己的師資隊伍。經過二十餘年的選拔培育,目前東方學院已經形成了一支以主任教授為帶頭人,以資深專任教師為骨乾,以專任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在六百多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近四百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近百人,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並且這支隊伍正在不斷向更高的層次跨越。

  在全新體制下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隊伍,以老一代創辦者群體為榜樣,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勤奮敬業、刻苦鑽研、愛生如子、嚴守師德。他們已經成為東方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生力軍。他們是東方學院事業發展的未來希望,更是學院26年來所積累的一筆最珍貴的財富。

  『人民大學』——東方人的追求與情懷

  創辦之初孟新同志就強調,東方學院作為民辦普通高等學校,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的一部分。公益性是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性質的集中體現。由此,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主義公益性就成為東方學院始終堅守的辦學宗旨。東方學院是『人民大學』,是為人民辦的大學,是人民自己辦的大學。東方學院的創辦者在一開始就確立了一個堅定信念,那就是要用自己晚年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在龍江大地上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人民大學』。

  東方學院在章程中明確規定:『學院的各項收入全部用於學院教育事業開支和改善辦學條件』,『學院的全部財產(包括受贈和辦學積累的)都屬於學校所有的公益性財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26年來,東方學院在沒有國家、政府和企業直接投入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身學費的滾動積累,逐步滾動發展,目前已形成14.7億元的教育資產。2005年,按國家法律和黑龍江省政府有關文件規定,民辦高校『可以一次性給予舉辦者相當於學校淨資產15%的獎勵,作為對舉辦者的初始出資額』。若按此規定執行,孟新和幾位創辦人每人大約可以取得幾千萬元人民幣的合理所得。但是他們在學校黨員代表大會上鄭重宣布:『我們永遠不會謀取學校資產任何形式的個人所有』,並鄭重將此項承諾寫進了學校章程。這樣就把本該屬於他們個人的千萬資產無私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充分體現了老一代共產黨員和人民教育家的高尚情懷。

  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影響到了他的家人。孟新的姐姐孟春英逝世後,其家人決定將她多年節省下來的20萬元通過設立獎學金的方式全部捐獻給哈市道外區某中學的貧困學生。

  如今,社會上有人將孟新等人形象地比喻為『當代武訓』,也有人說孟新等人是『末代傻瓜』。但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他們是在用自己生命的餘熱去實踐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是依靠這種新時代的『傻瓜精神』、『武訓精神』,東方學院纔凝聚了全省各高校的大批資深教授專家,感召了一批熱愛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的優秀中青年教師。東方精神也直接感染和熏陶了一批又一批東方學子,形成了艱苦奮斗、團結奮進、敬業奉獻、開拓創新的獨特品格和校風學風。

責任編輯:姜繼周